12月24日,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主办、广东社会学学会、中国精神文明学(意识社会学)大型丛书编委会、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惠州市东江书院、广东现代家庭文明与亲子教育学会等协办的“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中国共产党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在广州医科大学召开。来自广东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和基层单位等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我院任映红教授应邀参会并作大会主题报告,马院研究生的7篇论文入选此次研讨会征文活动,其中5名研究生获奖。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永杰/摄
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是庆祝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成立30周年,之二是重点进行中国共产党与精神文明建设研讨活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顾问、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与广东社会学学会终身名誉会长范英,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小兵、广东社会学学会会长董玉整出席会议并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会长吕志教授主持。
三十年成绩斐然
范英在致辞中表示,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走过30年不平凡的历程,几代广东学人矢志不移潜心研究我省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率先创立新兴特色学科中国精神文明学的学科体系,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继往开来,我们在新时代应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继续深挖中国共产党精神文明历史与实践“富矿”;传承敢为人先、善于创新精神,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再立新功再创佳绩,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广东风骨的精神文明研究学派而持续奋斗。
范英研究员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永杰/摄
陈小兵副校长在致辞中对广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以“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的南山精神为核心的广医精神文化等作了简明的介绍,为本次会议的召开增进了宝贵的内容。
陈小兵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永杰/摄
董玉整表示,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在范英老会长及全体同仁的长期努力下,30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应当成为广东学术文化史上必须赓续的、土色土乡的和高尚事业的精神财富。
董玉整研究员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永杰/摄
据了解,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自1993年创立以来,在学会老前辈范英研究员等带领下,在一批又一批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敢为人先、善于创新,坚持“大世界观”“大社会观”和“大文明观”的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理念,不断深化精神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前沿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与精神文明建设
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共产党与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其中有七位专家作了大会主题报告。我院院长任映红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形成机理、思想内核与动能转换”的主题发言。她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构筑起精神谱系的原因、思想内核和基本特征,提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动能转换的途径。
任映红教授作大会发言
来自广州市社科联《城市观察》杂志社主编魏伟新研究员特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的彭湃烈士的精神作了较系统地归纳,认为“彭湃精神”具有六大重要内涵和五大重要实质。广东叶剑英研究会潘利红教授阐述了叶剑英对广东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指出叶剑英在主政广东期间,除了大力恢复和开展广东的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致力于广东的精神文明建设。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皓博士探讨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特征、价值与使命构建。广州城市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根生老师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与时代价值,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领导党的事业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卓娅副教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条件、基本内涵和重要价值。广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云副教授论述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原则及价值取向,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深厚的文化基础、坚实的实践基础。
会上,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与广东社会学学会还为与会专家学者等分别赠送了《大世界大社会大文明的浪花》等九部新著。
南医大马院师生积极参与学会活动
为表彰长期以来从事精神文明研究与实践优秀个人、单位和作品,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和广东社会学学会评定了“两会终身成就者”“优秀学者”“优秀单位”等十项荣誉,在大会上进行隆重表彰。任映红教授和陈化教授分获“广东两会特别优秀学者”“广东两会优秀学者”称号;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被评为“广东两会优秀单位”。
学者和单位获奖情况
本次研讨会征文阶段,马院师生积极响应,踊跃撰稿、投稿。大会从征文中遴选出了入选论文 74 篇,并从中评选出30余篇优秀论文。南医大马院共有7篇论文入选,其中5篇获奖(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2篇)。
论文获奖和入选情况
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成立30周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学术影响力。同学们通过参加本次盛典,不仅感悟了学术前辈们几十年如一日对学术孜孜不倦的探求,更从终身成就奖、优秀著作、优秀论文及优秀学者的颁奖中,见证了学会30年风雨历程取得的丰硕的科研成果以及培养的一大批学术人才,推动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进步。同时,通过深入的学术研讨,大家对“中国共产党与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议题有了多角度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也使自身问题意识得到增强、写作学术论文的能力得到锻炼、学术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收获颇丰、受益匪浅。(供稿人:孔帆、谢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