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院教师应邀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岭南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22-07-31    点击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乡村振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发展强基固本。2022715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岭南学术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广东儒学研究会承办,《学术研究》杂志社、华南理工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中山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研究》杂志社、华南理工大学、南方日报社、南方医科大学、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大学等省内外40余家单位的80余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齐聚羊城,共议“两个大局”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我院任映红教授、耿得科副教授应邀出席。

任映红作了题为《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的首场主题报告。任映红指出,城市化浪潮冲击着乡村原有的社会结构秩序和传统文化根基,凸现了乡村结构“空心化”、乡村人才“短缺化”、乡村价值“虚无化”、农民评价“低微化”、文化建设主体“虚置化”、乡土传统文化“断裂化”,乡村道德体系“碎片化”等乡村文化建设难题。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力量和人力资本助推“产业兴旺”、天人合一与和谐共生形成“生态宜居”、中华传统美德和人伦秩序维护“乡风文明”、传统习俗和自治善治实现“治理有效”、美好生活和民生福祉增进“生活富裕”等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实现路径主要有:农民文化供需再平衡、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创造并重、文化平台搭建等。她以鲜活的案例、丰富的数据、图片资料,在浙江与广东的多元对比中,揭示了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难题及破解之道,旨在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耿得科副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城乡收入均衡:基础、逻辑与机制》的报告。当前中国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城乡收入均衡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导向。4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为提高农户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奠定了坚实基础。加大农业高新技术研发与资本投入、扩大转移就业提高农户非农收入是推进城乡收入均衡的基本逻辑。通过财政赋能,实现农业战略安全、技术进步与市场效益的统一,围绕规模经营处理好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是实现城乡收入均衡的关键机制。

通过本次交流,提高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价值契合、机制耦合、融通互济等方面的认识。多学科、多领域的互动交流在开阔学术视野的同时,更加深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耿得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