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我院马万东副教授在《南方日报》发表理论文章《“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原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曾经只是历史的机缘,今天已经是历史的必然;曾经是天然的契合,今天已经是自觉的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思想解放既有春风浩荡、大地复苏之暖意,又有百舸争流、千帆竞秀之快意,这恰恰对应着思想解放有破有立、破立结合的两个面向,破除旧有观念的束缚在先,新的思想、制度的自由探索与确立紧随其后。
“第二个结合”捍卫传承了中华文明的根脉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二个结合”这一新概念虽未专门提出,却内在地会通于我们党对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探索中,深刻地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着深刻关联。我们党确立的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搞联邦制、邦联制,其实顺应着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其中涌流着中华民族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深沉的家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人构建起蔚为壮观的精神谱系,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高度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我们党正是通过身体力行,捍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因此才能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
“第二个结合”助力破解了现代文明的密码
之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第二个结合”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或缺。可以说,正是“第二个结合”与其他必要条件合力,破解了一系列现代文明的密码。
破解了市场经济之密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直接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同时得益于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得益于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得益于勤劳节俭、明礼重教的中华传统美德。
破解了技术创新之密码。中华文明拥有强大的实践知识的传统,拥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细致功夫,在巨大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汇聚成磅礴的创新伟力,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通信、超级计算、电力、电动汽车、造船、高铁、隧道等诸多领域走在了技术前沿。
破解了社会稳定之密码。我们党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使得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能够统筹协调、一体推进,创造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这样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也来源于中华文明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的民本思想。
“第二个结合”持续开创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二个结合”承载着催生新文明的重任,它要突破中西差异、古今之分,最终淬炼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图景的实现并非朝夕之功,但是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不是陈旧的、僵化的、过时的,而是流动的、开放的。只要中华文明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当代文化相适应,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文化存量就会转化为文化增量,中华文明也会在现代条件下焕发勃勃生机。
“第二个结合”指明了思想和制度创新的方法。创新源于开放,中华文明是开放的文明,儒道释多元并存;马克思主义也是开放的思想体系,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创造性综合。因此,开放意味着包容异己、兼收并蓄,包容异己才能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才能熔为一炉。这是中华文明造就汉唐气象,至今弦歌不绝的关键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席卷世界的根本所在。创新源于互鉴,没有他者就无所谓自我,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因此,互鉴就是交流对话、换位思考,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创新源于结合,观念的结合就是想象,想象打开了未来的可能空间。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些理论和制度上的创新无不源于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巨大的观念、思想、制度宝库,其中蕴含着无限的结合可能,因而有着广阔的想象、创新空间。未来可期,正如马克思所言,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人民这块朴素的土地,也会迸发出巨大的解放能量。
原文链接:https://gddj.southcn.com/node_97432c7d6e/7622a602b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