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20240321羊城晚报】蒋伟/刘天:以数字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4-03-28    点击量:

   2024年321日,我院蒋伟副教授、研究生刘天在《羊城晚报》发表理论文章《以数字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原文如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当前,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格局,对乡村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数字技术与优秀乡土文化相结合,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转型,催生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深度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使乡村数字文化“活”起来

   乡村是孕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摇篮,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悠久灿烂的乡土文化资源,反映了乡村地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风貌,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数字文化是面向未来的先进的文化形态,多彩丰富的乡土文化为乡村数字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自信的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表达,乡土文化能否赋能乡村振兴,首先在于文化得以呈现、转化和传承,以数字文化建设赓续乡村振兴“文脉”。

     绘制乡土文化资源数字化蓝图。文化数字化建设是焕新乡土文化重要环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是对中国乡村文化特色最贴切的描述,乡村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差异性、多元性。以全景漫游、图文、影音、实景模型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构建多元文化特征下乡村的文化发展蓝图,从文物中提炼,从文学中提出,从文脉中提取乡村居民生活背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共性,呈现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文化信息,促进乡村传统文化具象还原、乡村本土文化意象再现,为乡土文化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科学的保护和传承方案。

     完善乡土文化资源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是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依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调要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依托国家文化专网和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努力建成分布合理、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优秀乡土文化大数据体系。为集成式搜集、整合、分类、核实、精细加工和精确标引优秀文化内容提供精准的素材资源,为乡村文化机构不断创造出符合人民需求的文化素材提供创作供给库。

     推动乡土文化资源数字化进程。文化数字化是激活乡土文化的有力举措,充分利用数字化海量储存优势将乡土文化资源转化为数字信息,打破保存的地理和时间限制。将过去只能依托于纸质档案材料的乡村历史文化转化为电子数据,形成不易丢失和损坏、易于储存和展示的数字化信息,在全面记录和保存的基础上,建立数字化档案,实现其永久性保存。将海量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存储好、运用好、发展好,为后代留下可探寻的“根”与“源”。

     丰富乡土文化产业业态,使乡村数字文化“强”起来

  乡村振兴既要富脑袋,也要富口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强调“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数字文化产业以数字技术为载体,以文化内容为核心,为乡村文化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促进内生性深度重构创新演变,转变乡村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以数字技术应用撬动乡土产业兴旺新动能。

     建立乡村数字人才引培并重机制。数字技术的采用及其产生的经济、社会、文化效益是以人的数字素养为前提的,数字人才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首先,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线上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农村人口进行数字素养培训,采取课堂教学和实地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的推广与运用。其次,注重外来人才的引进。遵循数字人才群体特质健全乡村高数字素养人才的引进和激励机制,优化引人、选人、用人制度框架设计,以此为抓手推进农业数字人才的柔性集聚、虚拟集聚。最后,完善乡村产学研结合培育体系。协同当地政府、本土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四方力量,推进数字人才孵化器建设,为乡村产业振兴输送层次高、技能强、有活力、肯吃苦的多元化数字人才。

     拓宽数字文化企业发展融资渠道。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在乡村文化产业振兴方面的财政支出。在国家未来发展规划中要突出乡村文化产业重点,聚焦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产业,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持续提高用于乡村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衔接资金占比。另一方面,引入私人投资、众筹等多样化的融资方式。遵循乡村文化产业的市场规律,加强同政府及社会资本之间的合作和联系,引导社会资本将投资的重点向乡村富农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等领域倾斜,以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社会资本投资稳住乡村经济基本盘,为数字化赋能乡村文化产业奠定经济基础。

     助推乡村数字化产业发展融合。乡村地区是城市三产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拓展空间,利用“互联网+”等数字化手段,促进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交叉融合,加快培育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地域特色和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中,完成各产业系统的协同发展,赋予乡村三大产业更多文化内涵,促进乡村融合产业深层次发展,迭代升级符合时代背景的乡村产业体系。

      延伸乡土文化传播渠道,使乡村数字文化“火”起来

  传统村落文化是依托于特定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活态文化,需要传者、受众及文化环境之间持续而广泛深入的互动才能永葆活力。数字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传统乡土文化的展示方式以及传播方式,开拓传播新思路、新形式、新互动,于润物无声中提升乡土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提升乡村文化传播效度。

     构筑同心聚力的文化传播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构建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型媒体共享和交流空间,凸显乡村天然的文化共同体属性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独特的社交功能,有效记录和展示乡村的日常生活、传统习俗、地方特色以及乡村发展新动态,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凝聚大众乡土情结,在高度流动的现代社会中,锚定乡土文化身份认同。

     创设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传播模式。传播主体是影响传播系统高效运转的核心要素,数字化传播需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首先,发挥乡村文化达人的引领作用,鼓励善于运用数字媒体的人才积极传播乡村文化,塑造成为乡土文化传播的“火炬手”,以该群体为核心节点带动乡村文化全民传播。其次,发挥乡村组织机构的支柱作用,以民间自发形成的文化爱好者团体和具有机构性质的协会、社团为代表,形成标志性文化产品系列,输出富有乡土气息的文化精品。最后,发挥管理部门的引导与协调作用。县乡村三级联动树立数字媒体推动文化传播重要功能意识,在此基础上挖掘典型乡风、家风故事,敦促相关文化机构积极发挥传播作用。

     搭建多平台促进传播渠道的媒体融合。传播渠道是提升传播系统整体效果的关键支撑,深度整合乡村文化传播渠道,推动乡村传统媒体转型,积极建立乡村融媒体矩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以技术为骨架增强媒体聚合力,广泛建设与乡村基层有着天然联系的县级融媒体中心。扎根于乡土社会,发挥乡村文化传播中的主渠道、引领者和排头兵的作用,同时依托数字化、一体化的乡村全媒体传播平台,联合推广形成爆发式和全覆盖的视觉展示效果,提升乡村文化在数字化平台的流量热度,打通乡村数字化媒体融合“最后一公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精髓始终深植于广袤的乡村沃土,影响着一代代乡村民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是乡村振兴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加快数字化建设,使广大乡村百姓享受到更多数字惠民红利,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取得新进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蒋伟: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天: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原文链接:https://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24-03/21/content_7_636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