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培养中小学教师将改变什么

作者: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6日 11:43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意见》明确,首批试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该批试点支持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理学、工学门类研究生或教育硕士,同时面向在读理学、工学门类的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确保“国优计划”研究生具备卓越的理工科专业素养,同时通过系统修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完成教育实践,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

  从培养的影响来看,“国优计划”的提出,将促进师范院校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凝练师范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教师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从培养方式和内容来看,“国优计划”高度契合了中小学对科学类课程教师的实际需求。经过如此系统且有针对性培养的研究生,将更能满足中小学的教学要求,也能更好回应家庭与社会对基础教育质量的期待

  从加强培养与管理来看,“国优计划”明确强调探索“订单”培养,支持各地探索建立“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优质中小学的“订单”培养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培养协议,强化“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从教保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新时代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强教必先强师,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优计划”作为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积极探索,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经验和启发。值得强调的是,虽然“国优计划”重点培养对象是研究生,但不能将高质量教师队伍简单理解为高学历教师队伍,因此在该计划的具体实施中,不论是试点学校还是选择该计划的学生,都要摆脱学历思维,重视核心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让“国优计划”真正为中小学输送一批高素质的科学教师,为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带去更多变化。

摘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3-08-02


上一条:新一批约400名银龄教师将支援西部,今年新增3所受... 下一条:学位法草案拟规定:利用AI代写学位论文或被撤销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