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正深刻影响高等教育格局,高校必须主动、系统地应对这一时代变革。大学不仅要关注AI作为工具的应用价值,更应深入探索其如何重塑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科研路径与战略决策的核心逻辑。AI并非替代人类智慧,而是推动人类智能实现再创造的“心智延伸”。为此,我校亟需全面提升师生AI素养,深化AI在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融合应用,推动教学理念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转变,重视元认知能力、自我调节学习、创造力与情感智力的培养,努力成为培育“人机智能共生体”的重要基地。
AI课程建设是推动AI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性工作。自2025年1月启动以来,我校已有140余门课程参与建设,护理、药学、化学、内科学等领域课程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整体建设质量与应用深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加快推进AI在教学中的系统化、高质量应用,学校决定实施以下工作:
一、系统提升师生AI素养
1.面向教师:开展AI素养调查,有计划组织AI助教工作坊或沙龙活动,聚焦工具、方法、设计、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和思考,开展研讨交流。参会老师获得教师培训学时。具体通知见附件1。
2.面向学生:开展AI素养调查,系统性组织AI助学、助研等培训,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遴选AI建设与应用突出的优质课程
对AI建设与应用成效突出的课程,连续3年开展3批遴选,被遴选课程认定校内教学课题,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具体通知见附件2。
三、开展AI助教案例评选
鼓励教师基于各类平台或工具,利用AI技术有效提升教学准备、教学手段与教学过程的成效,通过个性化、特色应用提升师生AI素养。连续3年开展3批评选,设立一、二、三等奖,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原则上,附件2获得立项资助课程的相关参评案例不再获得本项奖励。具体通知见附件3。
四、开展AI助学案例评选
聚焦“学业成绩提升、思维能力跃迁”,鼓励同学们分享AI应用的优秀经验,推动AI技术的真实应用与实践创新。连续3年开展3批评选,设立一、二、三等奖,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定资助、综测计分。具体通知见附件4。
教学发展中心
202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