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署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

作者: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3日 16:50

教育部部署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工作


建设任务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高校实施拔尖计划2.0的具体载体。高校要给予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充分自主权、配套特殊政策和充足财物保障。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既可以是高校已经成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重点的试点学院或内设机构,并坚持继续完善;也可以是高校学科优势突出、教学质量高的二级学院或单位的新设机构;还可以是高校根据承担国家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组建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或其他教学实体。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要坚持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理念,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力度。

(一)科学选才。强化自主招生,创新遴选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对各类偏才、怪才等学生的全面考察,真正发现志向远大、学术潜力大、综合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的优秀学生。不断完善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基地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合理引导、科学分流。

(二)精心育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培育爱国主义、科学道德、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等,使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坚持因材施教,突出领域特色和学生特点,定制人才培养方案,灵活教学组织方式,重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学业、科研和生活导师制,给予学生全流程、全方位指导帮助。汇聚全球优质资源,促进学生与国内外学术大师深度接触合作,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理解沟通能力。

(三)厚植土壤。探索新时代书院制,汇古、今、中、外于一处,融浸、养、熏、育为一体,化学问探究和人格养成于一身。探索特色化管理运行机制,实现教授、专家治理与专业管理团队的有机结合,实现教学管理灵活高效,实现与校内外相关机构的顺畅对接。探索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各类教师潜心育人,助力各类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建设规划

(一)实施范围。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心理学、基础医学、哲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

(二)基地数量。2019—2021年,拟遴选建设260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包括190个左右的理科基地、60个左右的文科基地以及10个左右的医科基地(分年度规划见附表)。

(三)培养规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建设后,每个基地每年的招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20人。

(四)建设方式。采取高校试点先行、申报遴选、长期支持的方式,按建设规划分年度遴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2019—2021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规划

建设范围

建设规划

分年度建设规划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理科基地

数学

155

60

50

45

物理学

化学

生物科学

计算机科学

天文学

35

15

12

8

地理科学

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质学

心理学

医科基地

基础医学

10

5

3

2

文科基地

哲学

60

20

20

20

经济学

中国语言文学

历史学

总计

260

100

85

75

注:分年度建设规划将根据高校建设情况、建设质量和建设进度等因素做适当调整。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9-08-20


 

上一条: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 下一条:教育部党组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