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AI人才培养,支持青年人才在黄金期产出成果

作者: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2日 10:14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要推动校企合作,加强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可以缩短学生学习年限,支持青年人才在30岁到40岁黄金期产出成果。

要完善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体系。建议教育部门委托相关高校和领军企业成立人工智能教学指导委员会,就人工智能本体、场景应用、系统集成、人工智能治理等领域,面向基础研究层、技术层、应用层等不同人才需求,指导完善培养方案。

具体可以委托教指委建立定期更新教学内容机制,加强跨学科课程设计,制定专项计划,加大教材、课程和实践基地建设支持力度。他还建议扩大“强基计划”在AI领域的覆盖面,加大本硕博直通力度,缩短学生学习年限,支持青年人才在30岁到40岁黄金期产出成果。针对人工智能领域特点,开展硕博士学位论文环节的评价改革,鼓励以企业产品、应用场景、原创算法等成果作为学位论文的替代选项。

可构建双师型师资培养机制。“建议教育部门委托相关高校和领军企业就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室,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依托融合创新实验室,建立灵活用人机制,吸纳企业技术人员到高校授课,企业一线工程师深度参与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具实用性和前瞻性的指导,弥补高校师资在实践经验上的短板。”他还建议,以政策指导高校建立青年教师入岗前进入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进行为期6—12个月的带薪实训机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真实项目,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知识的共享传播。

要创新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建议支持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室牵头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探索有偿机制,促进企业先进制造设备和企业核心技术资源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建议委托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室设立人工智能竞赛赛事,以赛促学促训,在大赛中开设中小学生赛道,加强大中小创新教育贯通培养。

摘自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5-03-07


上一条:深化人才评价改革,治理“帽子”乱象 下一条:加强全科医学教育 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