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领导 确保正确方向
在深化党的建设中推进“双一流”建设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系列之一
“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央党建工作部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双一流”建设决策力、领导力,围绕立德树人和思政育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塑造大学文化,保证“双一流”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立党委领导“双一流”建设的决策机制,全面统筹整体设计和资源分配。清华大学召开全校党建工作会议,发布《关于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的意见》,对加强党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系统部署。中国人民大学成立由校领导组成的“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双一流”建设重大事项,理顺学术和行政的关系,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及时修订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对标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校准发展航向。北京师范大学切实发挥党委在“双一流”建设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以党建工作促进“双一流”建设。
创新思政育人模式。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新思路、新手段,改进工作方法,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复旦大学统筹校内外各方力量,实施“思政课创优”“书院立德修身”“课程思政攻坚”“强师铸魂”等四大行动计划,抓好师生政治引领,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各项任务落细落实。中央财经大学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用“问题链”教学法点燃学生头脑和心灵。中国传媒大学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全环节,着力培养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武汉大学制定管理办法,支持“专项计划”博士、硕士研究生承担思政课助教工作。华南理工大学将课程思政纳入“双一流”建设工作计划,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为契机,在全校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政治素养,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把建设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绝大多数高校在2018年新出台或修订了师德师风建设办法,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北京大学印发《教师行为规范》《师德“一票否决”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划出高线、亮出红线。北京师范大学出台《违反师德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制定18条教师行为“不得、不准”底线清单。国防科技大学制定《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办法(暂行)》,凸显导师示范引领作用。中南大学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探索“综合评价+筛查”的校院两级师德考察模式,在重大人才计划推荐、评奖评优中严把师德关。南京大学成立教师职业道德与纪律委员会,修订《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办法》,完善师德监督举报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师德建设新格局。
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基础性作用。浙江大学创新党组织建设机制,完善院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制度,实施基层党支部“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覆盖率达98.7%。东北师范大学印发《校院(部)两级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师生党支部工作制度》和《校院(部)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学科带头人联系优秀青年教师制度》,完善学科团队党支部建设,积极做好高层次人才党员发展工作和“双带头人”培养工作。同济大学认真落实“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抓实党建责任、抓好党建队伍、抓牢党建基础设施,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
引领大学文化建设。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风尚,丰富大学文化内涵,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北京科技大学将“三观”教育、法纪廉洁教育、课堂学校教育作为培训必修课,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江南大学认真落实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要求,将文化艺术渗透进课堂教学,精心打造通识教育实践类公共选修课。上海音乐学院积极创新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方式,举办首届中国红色音乐文化论坛暨第二届全国音乐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协作论坛,推出音乐党课,开设《奋斗吧,我和我的国》空中课堂。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9-07-24
聚焦人才培养 坚守办学初心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推进“双一流”建设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系列之二
2018年,“双一流”建设高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教学模式和教育评价为着力点,积极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赋予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汇聚教学合力,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完善以教学为中心的制度体系,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清华大学鼓励引导长聘教授投入教育教学工作,要求教研系列教师至少将40%的工作量用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至少5%用于课外的学生指导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制定《教学名师培育团队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促进教学名师培育团队建设与管理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江南大学制定学校岗位设置与教学团队管理办法,建立“学科—教学责任教授—团队”的运行架构,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加大教学奖励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制定本科教学奖励体系,武汉大学组织“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优秀教学业绩奖”评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施“金牌教师”奖励办法,鼓励教师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与建设等方面贡献力量。推进考核和聘任制度改革,提高吸引人才、汇聚人才、培育人才的能力。北京师范大学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研究和实验技术、政策研究等科研活动类型制定分类评价标准。华东师范大学分人文社科类、理工类、艺体类,按人、财、物三大板块设置投入指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四方面开展年度考核。兰州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教师准聘(预聘)长聘相结合的聘用机制,实现教师聘用动态优化管理。
坚持“以本为本”,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深化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北京大学支持学生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课程,学部内自由转专业,自主设计主修和辅修专业,支持跨学科项目、交叉项目建设。中国人民大学设立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管理学科类)和经济学类4个跨院系大类招生专业,录取后,学生根据自身意愿和专业兴趣选择到相应学院进行学习,一年后自主选择分流专业,最大限度赋予学生选择权。中国传媒大学推进本科“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对专业进行关停并转、规划设计、重点建设和升级改造。南京师范大学开设“李旭旦实验班”和“陶行知实验班”,探索小班化跨学科人才培养。复旦大学试点实施“本科荣誉项目”,以建设高挑战度荣誉课程和高标准科研实践平台为抓手,探索新的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科教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双一流”建设高校共开发建设97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占总数的7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施“百优课程计划”,推进课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南京大学实施“课堂革命”,以“十百千”优质课程为引领,共立项新生研讨课199门、通识教育课156门,培育建设精品教材90余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鼓励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财经大学通过课程教材、实验实训平台、研究平台、孵化平台、创新工作坊以及师资导师队伍等方面工作,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苏州大学立项建设14门创新创业类课程,引进部分校外在线相关课程,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精准对接需求,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积极对接国家、社会、行业现实需求,提高产学研协同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胜任能力。上海交通大学通过企业导师指导、产学研项目合作等方式,针对行业需求精准“定制”培养所需的技术领军人才。南京理工大学在无锡和宁波建成联合培养博士工作站,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及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力度,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2018年共增加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4285人,总数达6720人,占博士招生总规模的7.2%。深化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浙江大学全面实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度,开展“博士研究生学术新星培养计划”。苏州大学以博士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建立“博士研究生预备生”制度,成立“交叉创新研究生院”。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厦门大学实施“南强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建立全过程的博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南京大学以院系学科特色化的实践为基础,构建以一体化、特色化、内涵型为特征的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
优化评价机制,重视“过程”“结果”相结合。加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将学生职业发展状况作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南开大学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天津大学积极推进复合式课程考核方式,加大课堂平时成绩比例,注重考核学生大作业、小论文、报告等环节的表现以及学生课堂之外自主学习的成果。北京交通大学建设评学课程评估系统,探索课程评价以评教为主转变为以评学为主。中国政法大学组织毕业生职业发展中期问卷调查活动,对毕业5—10年的毕业生开展问卷调研,了解学生发展状况,收集教学培养反馈,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9-07-24
聚焦学术前沿 对接战略急需
在服务国家发展中推进“双一流”建设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系列之三
2018年,“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动优化学科布局,搭建高端研究平台,构建以学科建设绩效为杠杆的资源配置模式,积极推动学科交叉、产学研融合和学科群建设,承担国家战略重大、重点项目,产出了一批原创性、前沿性、引领性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打破技术垄断,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双一流”建设高校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主动对接重大需求,在部分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完整技术体系,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实现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突破。华南理工大学实现高性能芳纶纸基复合材料的产业化,已成功应用于国产大型运输机首飞,打破国外对高等级绝缘件的垄断和控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组建国家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基础科学中心,协同创新加速航空发动机研制和关键技术突破。中南大学完成我国第一列高速列车气动外形设计、第一列耐冲击列车吸能设计等,多项技术填补国际空白。华中科技大学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测量精度达国际最好水平。在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中,以第一单位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共获24项奖励,占奖励总数的63%;在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中共获34项奖励,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9%;在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共获58项奖励,占通用项目总数的43%。
承担重大项目,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发挥主力作用,共承担61%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73%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研实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北京大学主持的“细胞编程和重编程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首次证明小鼠体细胞重编程可由调控分化的基因完成,并提出细胞命运转变的“跷跷板模型”。天津大学主持的“精准微创手术器械创成与制造基础”项目,为满足未来精准微创手术临床需求奠定了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主持的“光纤传感网关键器件与技术研究”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为光纤传感网产业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和人才队伍储备。
深化校企合作,支持推进产教融合。“双一流”建设高校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深化校企合作,对接创新链和产业链,着力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河北工业大学先后与企业合作成立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显微技术中心、共建“机器人与智能建造产业研究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北京交通大学结合我国高铁应用技术,编制ISO国际轨道相关标准,极大推动了我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北京邮电大学主导制定的“手机动漫标准”是我国文化领域首个国际技术标准,获得2018年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
发挥智囊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双一流”建设高校积极打造新型高端智库,着力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方案,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6个大学智库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同济大学与地方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到2018年已达415亿元,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校地合作模式。兰州大学建立干旱气候和环境演变机理的科学理论与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围绕生物多样性保育、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开展研究,积极参与三江源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云南大学以成功治理阳宗海砷污染为基础,对滇池、洱海等高原湖泊进行治理,为世界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贡献方案。海南大学与海南省有关部门共建“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海洋科研示范基地,服务现代海洋产业。
加强学科建设,打造交叉研究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立足优势特色,整合学科资源,推进动态调整,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学科综合竞争力迈向新台阶。复旦大学打造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和多学科融合创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探索“理工医交叉融合、医教研协同创新,生命科学与医学一体化发展”的“科大新医学”。中国人民大学推进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转型升级,在法学、新闻传播学、金融科技和城市治理等领域中取得初步成效。天津大学启动建设能源互联网等12个学科交叉平台。吉林大学建立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生物考古学国际研究中心以及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中央财经大学以应用经济学为核心,培育特色优势学科群,提升科研实力。湖南大学持续推进化学生物学与纳米医学等6个实体性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将发展人工智能学科列入建设规划,大力推动落实。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9-07-24
深化交流合作 提升国际影响
在助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推进“双一流”建设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成效系列之四
2018年,“双一流”建设高校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吸引海外优质师资,营造良好教学环境,不断提高建设质量效益、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
多方位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立足学科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国农业大学长期致力于“一带一路”与南南合作国家的减贫研究与实践,在联合国总部发布《南南合作评估框架及其在中坦合作中的应用》等报告。厦门大学发起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发布《厦门宣言》,构筑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新平台。武汉大学发射遥感卫星“珞珈一号”,加强数据研究应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信息服务。河海大学发挥学校在水教育、水科技等方面优势,与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合作,共建“中国港湾—河海大学西非中心”,联合开展“几内亚苏阿皮蒂水利枢纽项目”等国际培训项目。云南大学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辐射南亚东南亚为重点,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计划,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对等开展人文交流活动。天津工业大学举办的“一带一路”先进膜与可持续技术国际论坛、“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发展论坛,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新领域研究机构和企业密切联系的新纽带。
多渠道拓展海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国际一流学术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将国际化元素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之中,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创新型人才。复旦大学启动实施“全球重点合作伙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与多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沪港大学联盟”,与270多所境外大学和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北京协和医学院做大做强国际临床转化医学研究联盟,与世界顶尖医学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牛津大学联合启动“MD/PhD双博士培养”计划,先后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英国癌症研究院等国际知名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人才,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开展双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与美国布朗大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昆士兰大学等开展双硕士联合培养项目。中央财经大学积极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多途径提升留学生规模和层次。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持续优化国际生源结构,逐步提升办学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上海交通大学实施全球招生计划,扩大生源国数量,提升招生质量,欧美国家学生逐渐成为该校国际研究生主要生源,来自哈佛大学、纽约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排名前300高校的研究生达192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打造物理、化学、生物和人工智能未来科学家夏令营,吸引世界名校本科生到校交流。上海大学实施“国际学生大使”计划,2年来共遴选20位国际学生大使,参与“一带一路”校长论坛等40余次国际活动。
多形式开展高端国际人文交流。创新中外人文交流形式,丰富中外人文交流内涵,积极参与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知行中国—中美青年菁英项目、中美大学智库对
话、中欧高等教育对标联合研究项目等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活动,推动全球范围的民心相通和文明互鉴。北京大学等高校成立中外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基地),在组织科研、学术交流、新闻出版以及政策咨询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东南大学和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牵头开展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建设,并主办2018中英智能制造及可持续能源产学研合作及标准化论坛、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校长论坛、未来工程师领导力与创新学院等项目。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中加气候与水科学研究中心,并作为发起成员与16所世界一流大学共建“大学社会责任”网络联盟。
多方面培养优秀国际组织人才。通过与重要国际组织签署合作协议等方式,选派优秀人员赴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 2018年共有524名高校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与前一年相比有大幅增长。清华大学成立学生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发展协会,设立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国际发展与治理等方向双学位、辅修、兼修和证书项目,与国际组织达成实习生输送合作备忘录。浙江大学加强与联合国发展署、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开展交流合作,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签订硕士联合培养协议。中国人民大学打造“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系列讲座”等五大品牌活动,承办“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全国巡讲活动”。外交学院探索以外交学为主体,法学、经济学等为支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建立完善课堂学习与国际机构双轨实习体系,推送学生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实习或任职,努力培养合格的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9-07-24
北京大学: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
北京大学将“双一流”建设与学校综合改革紧密结合,积极完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路径和模式,努力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标杆。
着眼激发学生潜能和创新能力,深化教学改革。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全校范围内选修课程、学部内自由转专业、自主设计主修和辅修专业。继续支持跨学科项目建设,鼓励院系和学部之间设立联合课程组群,适当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重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压缩专业核心课程学分。修订完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增强专业调整灵活度,鼓励“互联网+”与“智能+”等新工科交叉项目建设。建立以人才培养为基础的院系全额预算制,引导院系和教师将最好的资源和最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推动教学方式改革,设立教学卓越奖、教学团队奖,开展教材建设立项和优秀教材评选。加强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审查,探索论文实名评阅模式。继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积极创设条件支持研究生出国(境)参加学术交流,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完善博士研究生学籍管理、分流管理、培养工作等相关制度,开展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综合改革试点,成为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
立足强化特色、鼓励交叉,构建学科建设管理体系。出台“双一流”建设方案及38个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着力构建 “30+6+2”学科建设项目布局,即面向2020年重点建设30个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面向2030年部署理学、信息与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医学等6个综合交叉学科群,面向更长远的未来建设临床医学+X、区域与国别研究等两个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成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启动交叉学科等重点项目,搭建以基础学科为主、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平台。推进学科建设经费配置工作,完成北京市与中央高校共建一流大学建设计划书及经费概算。组织申请“人工智能”等一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加快推进新体制中心建设,开展学校和研究中心的国际评估工作。推进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科建设委员会工作机制,并下设若干交叉学科领域的子委员会。制定并完善学科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学术实体机构管理,制定校属学术实体机构设置调整的标准、工作程序、运行及退出机制等管理办法。
整体建设现代大学,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变革。以大学章程为核心,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和协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高学校自我约束、自主发展能力,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学部的学科建设职能,建立学部办公机构,设立部务会、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对学科规划调整、教师队伍建设、学术评价体系、跨学科人才培养等进行统筹管理。完善校内跨学科研究机构管理机制,加强学部对所属跨学科研究机构的统筹和协调。建立学术委员会系统,明确学术委员会对学术事务的审定、咨询和评价权责。调整职能部门构架、职责和权力,明确岗位职责和服务对象,完善以目标责任为基础、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岗位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行政人员的评价和晋升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管理、决策、执行的规范和高效。
围绕“近悦者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理顺考核、培训、聘任、待遇、晋升等人事管理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教职工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路径,努力做到形成相对稳定预期。深化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新聘教学科研教师全部实行预聘—长聘制。完善各系列教师的聘任、评价和薪酬体系,优化晋升激励机制。持续实施“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推进本部、医学部、医院人员联合聘任以及重点交叉学科高层次人才集群聘任。以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为核心,建立包括讲席教授、青年学者在内的博雅人才计划。完成新老教学科研核心队伍人事并轨,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和人才队伍体系。健全教师职位分类管理体系,根据教师的岗位类型、学科分类、学术经历,优化选人用人机制,营造宽松自由、适度竞争的学术氛围。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建立收入合理增长机制,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8-11-08
清华大学:着力构建支持“双一流”建设的制度体系
清华大学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着力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时代新人。
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制定教育教学改革40条,深入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召开教育工作讨论会,以“践行‘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全面建设一流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展开深入研讨,召开校级交流研讨会、专题报告会、专题调研会40余场,院系教学讨论会近60场,形成30余项具体行动方案。实施大类招生,将49个招生专业合并为16个大类,全面推行大类培养和管理。大力推进通专融合,在全校范围内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重构,对全校所有本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大纲进行修订。降低总学分要求,提高课程挑战度。充分发挥优质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启动“标杆课程”建设。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写作沟通能力。全面实施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选拔学术志趣浓厚、具有创新潜力的优质生源。以“项目制”扎实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设立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工程综合创新能力的高端科技领军人才。
全面启动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产出一流学术成果。以促进学科交叉、军民融合、前沿科学部署、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开展科研体制机制改革。瞄准跨大学科、跨大领域前沿问题开展学科交叉合作,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智能网联汽车与交通研究中心、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大数据研究中心、脑与智能实验室、未来实验室等。先后出台和修订《关于促进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指导意见》《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工作办法》等,为学科交叉提供制度保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建设,力争通过长期奋斗突破技术短板。制定并实施《清华大学知识产权管理规定》《清华大学出版合同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处置尽职调查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手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突出学科优势,构建“学科领域—学科群—学科”三个层次的学科建设体系,对学科发展规划进行重新部署,制定文科“双高”计划、工科“双T”计划和理科“双E”计划。
深入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建设一流教师队伍。把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作为综合改革突破口,构建以分系列管理、准聘长聘制度为核心的教师队伍管理体系。持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力度,鼓励青年教师自主选择研究方向,明确教研系列助理教授均可指导博士生。全面推行全职讲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加大顶尖人才引进力度和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优秀教师的支持力度。强化育人导向,推动高水平教师上讲台,鼓励引导长聘教授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一线,要求教研系列教师至少40%的工作量用于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另有不低于5%的工作量用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学生指导工作。努力缩短师生距离,设立师生开放交流时间,全校学生可以在此时间内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已有1800余位教师参与。设立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和年度教学优秀奖,表彰倾情投入教学、教学效果在师生中享誉度高的一线教师。加大教师职业发展支持力度,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完善教师教学培训体系,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实现教师教学培训全覆盖。
持续推进全球战略实施,提升国际影响力。发布实施学校首部《全球战略》,致力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人才。发起成立亚洲大学联盟,与华盛顿大学、微软公司合作在西雅图创建全球创新学院(GIX),与米兰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发起首届国际工程教育论坛,共同谋划工程教育的未来发展。在印度尼西亚建立东南亚中心,在智利筹备建立拉美中心,持续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目前,已与50个国家的280所大学签署校级合作协议,吸纳来自128个国家的3500多名国际留学生。2017年,学校14000多名师生前往104个国家和地区交流访学。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8-11-08
复旦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大学
复旦大学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思考、谋划和把握“双一流”建设大方向,并以此来带动其他工作。
一是坚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题中之义,也是我们区别于世界其他一流大学的鲜明特点。复旦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瞄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理想,着力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
二是面向人的全面发展打造一流的本科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定位。越来越多的高校现在正认识到大学教育的真正使命是回归本源、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复旦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双一流”建设中率先出台《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通过开展以“学”为中心的核心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学习成效,着力提升通识教育课程质量;通过构建完善的通识与多元选择有机结合的本科“2+X”培养体系,着力为学生创设内涵更加丰富、选择更加自由的学习发展机会。加强书院育人平台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实践环节育人功能,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打造全方位、全过程的融合育人系统。
三是注重将一流学科建设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建设一流学科要注意把握好人才培养,特别是要发挥学科优势,对接国家战略,将学科建设和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国家战略、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推动一批科学家真正走在世界科技前沿,成为世界顶尖的学术力量,从而为培养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尖子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一流学科领域的科研项目,运用一流学科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要引导他们去研究真正的社会问题和科学问题。复旦大学提出,要大力促进学校一流学科优势和一流科研优势有效转化为教学优势,促进一流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要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服务国家“高精尖缺”人才计划,为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提供高层次创新人才。
四是以文化传承创新引领人才培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大学承载着人类对于文化传承的希冀,也肩负着文化创新的责任。大学对文化的传承创新集中体现在大学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上。特别是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和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如何教育学生既不妄自菲薄,又具有广阔的胸襟和视野,增加文明间的交流与交融,增进对人类文化和全球问题的理解与共识,必须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培育一流的人才,离不开一流学术研究的支撑,也离不开一流文化的引领和环境的熏陶。一所大学的魅力,在于大学的精神和文化。校园里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点、每一个活动,都在构筑大学的人文环境,传递着大学的精神和文化,滋养着莘莘学子。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复旦大学将继续坚持中国特色,围绕“一流育人质量、一流学术成果、一流社会贡献”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努力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可靠的、源源不断的“高精尖缺”人才。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8-05-30
浙江大学:创新科技生态和发展格局 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
浙江大学围绕“双一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科技创新生态培育和开放发展格局构建,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浙大方案、贡献浙大力量。
坚持以生为本,构建开环整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明确育人理念。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修订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学生评价、教材选用和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等办法,加强对师生“德”的考察,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在岗位聘任、职称评聘和薪酬体系中的比重,强化院系育人主体责任和教师教书育人职责。二是突出卓越导向。启动实施一流本科生培养计划、一流荣誉学院建设计划、卓越研究生培养计划和“双创”行动计划,实施优质生源工程,重构高质量通识课程,加大高水平教材建设力度。试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塑造全人教育模式和融合培养体系。三是链接各方资源。大力推动“网上浙大”建设,加快打造“学在浙大”教学平台,深化课堂教育、慕课教学、移动学习和网络平台创新互动,打造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型学习空间。汇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社会师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家大报告+教师重点专题讲授+学生研究性学习+现场教学”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落地,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优化协同育人环境和实践育人机制。
坚持高标定位,构建综合交叉的创新生态系统。一是完善学科布局。实施高峰学科建设支持计划、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和优势特色学科发展计划,形成顶尖学科、高峰学科、骨干基础学科和优势特色学科协同发展、争创一流的学科生态体系。二是推进交叉融合。实施交叉预研项目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计划,建立跨学科公共平台和学科联盟,促进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农工结合、医工融合,同时完善教师校内跨学科的学术评价、成果互认与共享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学科交叉合作的生态环境。三是培育重大成果。启动实施“创新2030计划”,聚焦量子科技、脑科学、数据科学和基因组编辑等领域,以及智能装备与创新设计、绿色智慧农业与人类健康等重大科技和治理问题,布局若干会聚型学科领域,努力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
坚持引育并举,构建人尽其才的人才队伍体系。一是注重师德建设。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育人强师计划、师德师风建设计划,强化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二是建强人才梯队。实施学术大师汇聚计划、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引育计划,建立求是讲席教授、求是特聘学者制度,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顶尖学者和优秀青年人才。三是激活队伍活力。通过完善高层次人才长周期聘任和评估制度、优化项目聘用制人员管理模式、创新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机制等,健全各层次人才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
坚持重点谋划,构建深度实质的开放办学格局。一是服务社会发展。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不断深化与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企业的战略合作,完善全链条的科技支撑和技术转移网络。通过支持之江实验室发展、加快“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全力推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以“紫金众创小镇”为重点,打造一流成果转化基地;开展高水平医联体建设试点,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二是深化对外合作。推进世界顶尖大学战略合作计划、海外一流学科伙伴提升计划、国际合作区域拓展计划、“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强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在优势学科领域的战略合作,形成与全球合作伙伴建设发展共同体的大格局。目前学校已与5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三是提升国际影响。推进海宁国际校区和国际联合学院建设,探索建立融合东西方高等教育优势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国际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改革,向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加快海外教学科研基地建设,支持各院系、各学科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互动,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影响力。
坚持关键突破,构建系统协同的大学治理结构。一是扩大院系自主权。出台关于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全面实行以院系为执行主体进行财务预算,明确院系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资源调配、财务管理、岗位聘任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自主管理权限。二是推进“最多跑一次”。开展深化“一流管理、服务师生”主题活动,完善审批清单、服务清单和责任清单,集中公示330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推进临时出国(境)、毕业离校等事项网上联审联办,引进公安业务等社会服务进驻行政服务办事大厅。三是改革资源配置机制。围绕一流建设科学配置资源,将经费主要用于人力资源建设,进一步突出强化激励、奖优罚劣导向。深化公用房管理制度改革,盘活房地产资源,更好保障教学、科研用房需求。深化财务预算体制改革,严格预算控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8-11-13
中国人民大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底色 着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努力稳方向、强决策、抓执行、促生产,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人文社会科学整体研究水平迈进世界一流行列。
牢牢把握“双一流”建设的领导力。充分发挥党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领航作用,成立由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组成的“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绩效评价等重大问题和事项。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着力集聚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人才,涵养党的理论家、人民的理论家、社会主义的理论家。坚持学科建设“姓马”、“信马”,强化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传统优势和办学特色,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科在服务国家决策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启动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及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活动,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大思政”工作格局,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启动青年教师“初心之旅”和“寻根之旅”大型社会调研计划。
全面提高“双一流”建设的决策力。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积极扶优扶强、补足短板,保障“双一流”决策科学有力。理顺学术和行政的关系,保障学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决策、评审等职权,充分实现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全面激发学校创新创造活力。优化资金使用结构,推动资源配置向一流学科倾斜,为一流学科提供专项经费。设立“学科标志性重大平台项目”,重点支持以一流学科为牵引的学科重大项目孵化及跨学科交叉协同创新。实施科研国际化计划,成立数学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丝路学院,强化基础前沿科学研究,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加强智库建设,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入选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入选首都高端智库,重阳金融研究院连续三年入选“全球顶级智库150强”。
统筹增强“双一流”建设的执行力。开展一流学科建设“大调研”,梳理重点核心问题10余项,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近40条。召开“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建立重点核心问题任务清单,明确职责划分、责任主体和解决方案,强化责任倒逼。设立15个学科标志性重大平台,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推动实现一流机制、一流人才、一流成果。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100多篇,组织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丛书》《习近平与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等著作。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进”工作,推出吸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最新成果的本科教材。实施教师学术精品海外推广项目,2015—2017年翻译出版80余本高水平学术著作,涉及15种语言,推动中国故事、中国经验走向国际。聚焦“学科—学校—学院”三个层面,全方位催生“双一流”建设标志性成果,2015—2017年获国家或省部级科研奖励60余项,7部学术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主体的生产力。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发挥学院的主体作用,激发学院基层争创“双一流”的动力和活力。健全学院“双一流”议事决策机制,完善学院推进“双一流”建设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发挥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作用。推出“杰出学者支持计划”,占教师队伍30%左右的优秀群体在学校薪酬基础上享受特殊津贴,得到重点支持。成立“双一流”绩效管理办公室,积极开展一流学科评估、诊断、预警工作,对“双一流”建设开展全过程绩效管理,建立资金分配与绩效挂钩机制,推动建立一流学科建设“有进有出”,建立引导专项支持“能多能少”动态奖惩的机制,以制度保障学术生产力。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8-11-13
中山大学:践行“四个服务”办学根本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践行“四个服务”办学根本,扎根中国大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山大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升内涵发展水平,提高服务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能力的使命与责任。我们提出通过“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加快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到本世纪中叶努力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确保学校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保持同心同向同步同行。
第一,坚持巩固党的全面领导。中山大学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过去五年学校党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重大事项1393项,切实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全面优化了院系党组织设置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配置,开展了覆盖中层领导人员和学术骨干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党的理论教育,2016年至今已举办37个班次轮训。我们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截至今年7月,全校有46%的教师党支部由正高职称人员担任支部书记,副高以上的比例达到90%以上。同时,我们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抓基层党建责任,全面实施了党组织书记述职制度和大党建考核制度,考核结果直接关联二级单位综合绩效,2017年全校有6个单位因为大党建考核不是优秀,而取消了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优秀资格。
第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客观来讲,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中山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与国家和广东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要,存在不相匹配的现实问题。突出表现为:我们的生均教育资源投入不够、生师比过高、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等。过去的三年多以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重塑“五个融合”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确立“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一体两面关系,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明确11项改革措施36项改革任务,出台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三十条意见等。得益于以上改革措施落地落实,我们的生均教育资源投入实现了倍增,本科与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都保持着持续提高的态势。特别值得一提的,2017年开始,我们开始参照第一课堂制定第二课堂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目前已经完成51个院系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梳理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性和有效性。
第三,发挥学科建设统领作用。在认识层面,我们鲜明地把凝练学科方向、建设学科队伍、开展学术创新与聚焦人才培养,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任务,强调学科发展的“三个面向”。在目标层面,我们鼓励和引导所有学科“入主流、立潮头、走出去”,在国内外的竞争中提升学科实力和影响力,借以塑造一流大学的综合性、研究型和开放式的办学特质。在组织方面,2015年以来,我们依托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以解决工科发展短板、高峰学科较少等突出问题为导向,完成了一次大规模的学科和专业优化调整,新建了一批紧密贴合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需要的新兴工科,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的格局更加稳固。同时,我们要求每个学院至少支撑一个一级学科发展,学科规划和建设责任切实落实到院系一级。
第四,提升科研创新支撑能力。中山大学紧密结合国家和广东创新发展的战略需要,以“三个面向”作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以大平台、大团队和大项目“三大建设”作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根本路径,并以此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大平台建设是过去三年多以来我校科研创新实力显著增强的关键一招。我们投入自有资金16亿元支持51个平台和166个团队建设,重点建设的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海洋科考船、南海研究院、“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和精准医学科学中心,得到国家和省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均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这些平台不仅是学校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创新平台,更是服务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在“三大建设”的带动下,科研经费总量三年时间从10亿元规模增长至近30亿元,代表承担国家科研创新任务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重大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数,实现了快速增长,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第五,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人才强校是中山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战略,是全校师生的最大共识。一方面,为了解决原先师资力量和科研力量不足的突出问题,我们专门成立人才发展办公室,专责推动人才引进和服务培育工作,三年多以来,新引进各类人才超过3600人,40%以上直接从海外引进,“人才蓄水池”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益显现;新增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的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四位。另一方面,为了解决行政管理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全面实施职能部门和院系综合改革,重新梳理了岗位责任,优化了岗位配置,对全体管理人员进行理论和业务素质培训。接下来,我们将打造管理人员的“蓄水池”,建设一支适应一流大学建设所需的高素质专业化管理人员队伍,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的水平。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8-08-27
武汉大学:坚持“以本为本”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武汉大学坚持“以本为本”,坚持把本科生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把最好的教学资源配置在本科教育,把最优秀的教师队伍用在本科教育,着力培养一流本科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大类招生培养改革,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大类招生,学生经过1—2年的大类培养后,再进行专业分流。全面修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引导各院(系)打破学科壁垒,鼓励学生跨学院选修课程。加强通识教育,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2门基础通识课程设为全校学生必修课。优化专业课程设计,加强8门大类平台课程建设,实现专业选修课程院内打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与实践教育有机融合。加强“弘毅学堂”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建设,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导师制、书院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选聘学科责任教授、学术导师和班级学业导师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研究性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设立专项奖学金支持学生出国交流与科研训练。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深化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组织开展“武大通识3.0”课程遴选、通识教育大讲堂、通识教育研讨会等,拓展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面向全校本科新生开设《人文社科经典导引》和《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两门通识必修课程,除49名主讲教师外,87名中青年教师和239名研究生担任小班研讨助教,引导学生兼备人文情怀与科学素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行“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翻转课堂、学案导学、任务型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倡专业课程采用30人以下的小班化课堂授课,讨论式授课约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遴选300余名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担任助教,提高课堂教学活力。实施“三学期制”改革,集中安排时间进行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引进海外高水平师资开设国际化课程,要求所有学生在本科期间必须至少参加一次三学期教学活动,强化实习实践能力,加强复合交叉培养。
激励教师潜心教学。设立本科教学三类“责任教授岗”,让优秀教师在不同岗位有所作为。通识教育“责任教授岗”负责研讨海内外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培训与交流,推广通识课程先进建设经验和优秀研究成果;弘毅学堂“责任教授岗”主持弘毅学堂日常工作,负责学堂发展规划、书院制建设、本科教学、对外交流、科研训练等各项工作;创业学院“责任教授岗”负责指导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建设与升级,创建全覆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双创实践活动平台。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2016、2017年参训教师分别达6765、6905人次。举办讲座、教师工作坊等,搭建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群体教学发展交流平台。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专题研究项目,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中位居第一。完善评价晋升制度,强调职称晋升中的教学要求,健全以教学为主型教师的职称聘任办法,单设聘任指标,鼓励教师投入教学。设立“351人才”教学岗位,开展“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和本科教学业绩奖评选,制定教学单位教授上课率考核办法,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推行优课优酬计划,充分发挥教学课酬的杠杆作用,2018年增加公共基础课课酬1800余万元,其中20%用于奖励教学业绩突出的公共基础课教师。
构建质量保障机制。组织全校开展“本科教育改革大讨论”,凝聚“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共识,出台《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等方面着力体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发挥好“督”和“导”的作用,校领导带队深入课堂,坚持常规教学检查、干部教师听课和学生评教工作。开展督导专家“师生接待日”活动,建设督导网站,充分发挥督导团的教学督导和信息反馈作用。组织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公共基础课授课质量开展评估分析,邀请校外专家对通识课程授课质量进行诊断和评估。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8-12-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
为动力,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
优化学科体系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以创新为基础,以学部建设为抓手,构筑学科高峰。力争基础前沿学科率先进入国际前列,工程高技术学科和医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管理人文学科高水平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深度融合,生命科学与医学、量子信息科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交叉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按照“11+6+1”的学科布局重点建设,推动6-8个学科成为世界前列(珠峰),8-10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高峰)。具体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医学科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等11个学科,量子信息与网络安全、医学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力学与材料设计、信息计算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大数据等6个交叉学科以及环境与生态学科群等;瞄准新兴领域和交叉学科领域,建设科大新医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和科大新工科(量子信息科学部、信息与智能学部等)。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统筹推进学科发展,持续提升我校学科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一流学科建设的相关举措
1.优化配置学科资源,为学科合理布局进行科学规划
学校积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同时结合区域社会发展的需要,强化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学科的布局和发展。在对各个学科发展基础、优势、特色和潜能充分分析基础上,根据“新医学”和“新工科”的发展需要,以“学部”制建设为契机,对相关学科和学术组织进行优化集成和重组,促进前沿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规范稳妥利用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权利,增列发展急需的新的学科点,优化学科结构。
强调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紧密结合,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与潜势学科建设的紧密结合,学科平台建设与学科队伍建设的紧密结合,建设资金分配与建设绩效的紧密结合,实现学科平台、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的有机协调发展。
2.加大师资队伍的集群定向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结合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及队伍现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通过着力扩大师资规模、努力培养卓越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大力引进和造就领军人才、全力建设学科团队,营造一支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创新能力强、能带领本学科攀登学科高峰的带头人群体。
3.加速构建学科大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条件保障
创新学科建设机制,构建有利于一级学科各领域、方向相互交叉、融合的高水平学科和科研平台。充分利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契机,在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中,首批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大科学中心;牵头建设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合肥先进光源、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超导托卡马克可控热核聚变大科学装置、“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大科学平台;进一步加强理化、生命、工程、信息、微纳、超算等6大公共教学、科研实验中心建设,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建设地球物理等新的共享平台。
4.全面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为学科建设创建良好发展环境
坚持以科研国际化带动人才培养国际化的战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稳步推进“国际学院”建设,积极引进海外优质资源,以全球视野和开放姿态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拓宽在校生国际交流的渠道,通过联合培养、短期交流、国际会议、开拓海外实践基地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海外交流、访学的学生比例,加强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全球范围打造优势学科人才培养的高地,支持有条件的院系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开展“联合学位”、“双学位”项目,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研究生课程合作建设、联合授课、学分和学位互认的合作培养机制,形成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多元培养模式。
5.形成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为学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我校“双一流”建设的经费来源渠道主要包括:国家财政专项经费拨款、中国科学院对我校“双一流”建设的稳定经费支持、安徽省政府对我校“双一流”建设专项经费支持、学校通过学费收入等自筹的建设经费。
根据学校学科发展的需要,未来将鼓励通过科技立项、成果转让、人才培养、实验室共建等多种途径争取企业、地方及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国家、社会、学校、学科多渠道学科建设资金的投入机制。根据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集中、定向投入建设资金,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形成学科建设多元投入、高效产出的良性循环。
6.创新学科建设管理模式,为学科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专项经费使用效率,学校制订了《“双一流”建设项目监理条例》,成立了“双一流”建设项目监理委员会,通过日常监理和专项监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校“双一流”学科平台项目、公共平台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等进行监理检查。并通过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对各项目的进展状况、资金使用、建设绩效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并不定期形成学科建设状况分析和评价报告,供学校“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参考。
探索建立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体制机制,坚持学术权力在学术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各级学术、学位和教学委员会在学术事务决策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使得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调互动。不断激发学科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8-08-27
南京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深耕内涵发展,建设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一、理念传承+模式创新,构筑一流人才培养“四梁八柱”
长期以来,南京大学积累形成了优良的育人传统。传承并发展学校在不同办学阶段中形成的“教学做三合一”、“三元结构”及“三个融为一体”教育思想,学校于本世纪初凝练“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的“四个融通”人才培养新理念,并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中心环节,以“问题导向,兴趣驱动,能力提升,人格养成”为育人宗旨,着力培养符合国家需要、推动科技进步、引领社会发展、适应国际竞争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在育人理念及目标指引下,学校构建了以学生个性化培养、自主性选择、多元化发展为特征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曾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在此基础上,学校陆续推进实施从招生到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创新以全过程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以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为导向的“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人才培养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构建风格一致、有机融合、模式咬合的一体化育人系统。在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新阶段,学校制订“立德树人计划”,将进一步整合课内外、本硕博育人体系,形成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主体框架,构筑支撑一流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
二、价值引导+知识传授,擦亮一流人才培养鲜明底色
南京大学通过完善不同类型课程的建设及评价标准,确立和强化立德树人的核心要素,推动课堂从单向度的知识传授向立体化育人转变,既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阵地功能。
学校致力于从思政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三类课程着手,在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中教育引领学生打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功底,形成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和价值追求;在专业课程中教育引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专业学习,推动“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同频共振”;在实践教学中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引领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以知促行、以行促知,树立与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学校坚持价值引领,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五四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创新创业梦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主动到基层一线发光发热,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大显身手。
三、学科+专业+课程,夯实一流人才培养优质内涵
以学科建设为重要支撑,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依托,以专业建设为主要载体,以优质课程建设为核心要素,将知识创造与知识传播有机结合,形成“学科+专业+课程”的一体化效应,才能不断夯实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
学校注重将学科建设成果及资源反哺人才培养,转化为专业、课程建设的优势与特色,多措并举、多方联动,推进“扬优、支重、扶新、去莠”的课程建设理念:也即褒扬优秀教学内容及方法、支持重点基础课程、培育各类新型教改课程、淘汰连续差评课程。同时,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供给侧改革,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学校以优质课程建设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抓手,“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十百千”本科优质课程,以及一批硕士研究生品牌课程。结合课程建设,学校还将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将一流教材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工程和基础工程,坚持主流价值导向,加强审查、遴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面向新常态,坚持内涵提升,推动教材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建立激励保障及质量监控机制,立体化建设优质教材。
四、机制保障+文化营造,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三全”生态
“双一流”高校应遵循教育规律、办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中国特色、与学校底蕴结合起来,大力破解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深层次难题,不断优化、完善育人环境,探索打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生态。
南京大学从机制保障与文化营造两方面切入。一方面,学校初步构建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激励、惩处“六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育人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术上的指导者,还要成为思想上的引路人;努力建设“邀、聘、提、扬、止”教师教学动力机制,把教学质量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大力推动“导、培、评、联、服”学生学习动力机制,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提高学业“含金量”;构建管理联动机制,引导全体教师、学科和专业负责人、科研团队、管理者都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实现全员育人。
另一方面,学校扎根本土、立足国际,帮助学生传承传统、对话世界、融入社会,全方位、全过程以文化人。进一步实施“悦读经典计划”,以古今中外经典文本及“悦读”课程体系为载体,推动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精髓和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读思行相结合的校园阅读与学习文化。全面推进“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对话与合作,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与未来国际竞争力。开展“第二课堂学生能力提升计划”,推动第一、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引导学生真正成长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国际发展的引领者和社会责任的担当者。
在进一步的“双一流”建设与实践中,我们将按照立德树人是纲,纲举目张的思路来统领一流大学建设;具体而言,按照“立党的领导统全面发展,立方向自信创一流模式,立初心使命推内涵发展,立理想信念促凝心铸魂,立交叉特色攀学科高峰,立科研转型凸支撑作用,立师德师风建一流队伍,立以德为先置成长基因,立育人体系促全面发展,立服务需求展家国情怀,立开放合作聚八方资源,立改革开放建内生动力,立统筹协调促标杆形成”总体思路来形成一流大学建设的立德树人大格局,努力将南京大学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8-08-27
天津大学:“四个聚焦”扎实推进一流本科教育
天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以 “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为抓手,不断深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聚焦立德树人,落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意见,建立全校协同工作机制,确立学院(部)主体地位,加强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的育人文化氛围。深入系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突出教育特色,注重研读原著,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建立课程资源库,推行“中班上课、小班研讨”,打造思政课示范课堂。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深度融合,设置社会实践环节,增强思政育人实效。出台“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方案,制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方案和考核标准,并将其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确保“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聚焦以本为本,巩固本科教育核心地位。加强通识教育,开展名师“进书院、上讲堂”等活动,注重教材、教法、教研、课程协同推进,着力建设优质课程。实施“课程质量提升计划”,制定课程建设标准,重点建设30门公共基础课、50门学科基础课、100门专业核心课、100门在线课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意—创新—创业”全链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成立宣怀学院“创业教育试验田”,形成“未来三十年”颠覆性创新创想大赛等品牌。加强产学研协同育人,建设搭伙众创空间,获批科技部全国首批众创空间。完善教学保障体系,坚持“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双严”方针,牢固树立本科教学质量意识,完善校内教学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实践教学专项督导组,发挥监督引导作用。以审核评估为契机,各学院主要领导带头讨论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负责人牵头梳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排查教学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打造“金课”,持续强化本科教学质量。
聚焦改革创新,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出台“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通专融合、贯通培养,建立“1+10+N”的基本实施架构,即1个主文件、10个配套文件、若干个院级教学单位执行文件,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成立“新工科”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出台关于推进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意见、2018—2030本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关于推进传统专业改造升级的指导意见等,优化学科布局,科学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专业建设与改造升级路径。发布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8年度项目指南,围绕12项内容设置74个子课题,确立14个校级新工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推动形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三级实施体系”。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尊重个性、强化能力、拓展素质”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传统专业升级版。
聚焦师资建设,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秉承“忠诚不倦、业务精湛、挚爱学生、率先垂范”师德规范,开展“师德大讨论”“师说”“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活动,选树教书育人先进典型,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聘、奖惩激励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将教学能力考察作为重要环节,通过开展本科基础课程“教学试讲”及“高校教师职业素质测评”评判申请人教学潜质。将教学工作量作为晋升条件,把给本科生上课作为研究生导师聘任基本条件和关键指标,加大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考核。实施名师奖教计划,发挥优秀教师、优秀教学成果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建立院士、长江学者等为本科生开设创新课制度,鼓励引导高层次人才进入教学一线。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8-12-18
四川大学: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本科教育
四川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和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优势,加快建设高水平一流本科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构建课程育人等十大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进一步提升学生政治素养和文化内涵。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打造文科知名专家“名师示范课堂”,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优化“川大榜样、大川视界、健康川大、高雅川大、大川生活”五大成才引领计划,实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计划。修订完善《关于“全课程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度推进“全课程、全过程”核心价值观教育。建成江姐纪念馆,编演“江姐颂”舞台剧,设立朱德、巴金、江姐等荣誉班级,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强化本科教育核心地位。把本科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落实领导责任。深化校院两级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改革,突出学院和专业(系)人才培养主体地位,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完善二级单位本科教学考核办法,强化本科教学工作的刚性要求,坚持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健全教师年度岗位考评机制,修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把本科教学任务和效果作为评聘必备条件。深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专项检查,开展专业自评及第三方评估。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课程考核难度,提升学业挑战度。健全考试管理规定,严格学业预警和退学制度,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标准,严把毕业生“出口关”。强化本科教学状态数据监测,加强本科教育质量督导队伍建设。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和选用,升级文化素质选修课,筹建跨学科贯通式“微专业”,提升课程教学含金量。实施“基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学习探索计划”,打造支持教师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智授系统”,升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智课环境”,建设基于学生行为分析的科学化管理“智为平台”。推动课堂教学小班化、面对面、点对点,按25人编班,实行“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开设课程9000多门次,占课程总数的比例超过70%。投入2亿多元全面推进“教室革命”,打造多视窗互动、灵活多变组合、移动网络互动等智慧教室400多间,占教室总数的比例超过80%。开展全过程学业评价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比重,把期末考试成绩权重降到50%以下。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实行开放式命题,实现非标准答案考试全覆盖。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计划,每年投入1500万元设立学生“异想天开基金”、“自主研究项目基金”,让学生广泛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训练计划”、“异想天开计划”等。投入2亿多元建设学生创意实践平台,打造学生创业“i创街”,鼓励并扶持学生成立交叉创新“智慧梦工厂”、创新实验室、创业公司等,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引导教师爱教乐教善教。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培训首位,加强教师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把师德表现作为教职工选聘、考核、晋升、评优的首要标准。制定《教职工师德师风规范》,建立师德监督投诉平台,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坚持严格要求与重奖激励相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把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和考察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举办优秀青年人才专题研修班、海归学者国情研习班等,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激发青年人才爱国报国情怀。实行教师“双证”制度,规定教师教学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和教学能力培训合格证。设立老、中、青优秀教师“教学三大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奖励额度分别为100万元和50万元,重奖全身心投入教学一线的本科教师。每年召开本科教学工作表彰会,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课堂内外与学生交流互动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探索设置“终生荣誉教授”称号,引导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8-12-24
暨南大学全面实施“侨校+名校”战略 着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暨南大学秉承“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及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凸显侨校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独特贡献。
坚持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倡导传承“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形成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招生、培养和管理模式。实施“海外生源拓展和提升计划”,扩大港澳台侨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的生源规模,不断提升生源质量。构建内地、港澳台地区与华侨华人学生“分流教学、分类培养、同向融合”的育人模式,将港澳台学生培养成为自觉拥护祖国统一、为港澳台地区长期繁荣稳定作贡献的坚定爱国者,将华侨华人学生培养成为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对中国友好、主动担当中外交流的文化使者。构建“三三三本科教学治理体系”,即实抓教师、课程和学生三大要素,搭建本科教学核心团队、课程建设与管理中心、“‘卓越未来’创新人才教育计划”三个平台,实施教风学风分级预警与处置、教师教学绩效评测、课堂教学辅助三套系统,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内涵。成立创业学院,面向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创新与创意”等课程,开展商业游学、新商业模型论坛、创业项目打磨会和项目路演等活动,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咨询、指导和孵化服务。
加强学科建设,打造世界一流学科。出台《“双一流”暨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方案》《一流学科建设与综合改革方案》等文件,实施“1234”学科和科研建设规划,即构建一个大科技格局,提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两种能力,完善科学评价考核、成果转化、技术实验支撑体系高效利用三个机制,把握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四大抓手,推进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生物医药学科群为核心,遴选和建设一流培育学科,打造攀峰学科和学科群,带动学校综合实力整体提升。目前,药学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大力推进卓越智库建设,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华侨华人研究院、海国图智研究院入选首批中国智库索引(CTTI)。逐年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强化科研绩效考核,加强资金统筹和精细化预算管理。建构学科建设监测体系,建立常态化检测机制,为学科自我评估和外部质量评价提供支撑。
实施“人才强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成立人才引进工作领导小组,构建“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施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和联系人制度,帮助其解决困难问题, 营造利于潜心治学的良好环境。引育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点发力引才引智,构建分层次、分阶段和全覆盖的师资培养体系。实施“准聘长聘制”,建立健全相关人事管理机制。实施“分类管理制”,区分不同类型人员设置岗位聘用条件、职称评审标准和聘期考核指标。实施“多元薪酬制”,构建岗位绩效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职务职级工资等多元分配体系,着力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增进文化认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港澳台侨和海外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中国历史等课程。组织港澳台侨和海外学生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每年举办“国际文化聚暨南”活动,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特色文化,促进校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认同。成立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举办“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国际高峰论坛”、“文化遗产创意与创新展”学术研讨会等,推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育建设华人华侨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设立华侨华人研究数据库。加强华文教育国别教材体系建设,编写的《中文》教材在海外发行逾4000万册。制定推广“华文教师证书等级标准”和“海外华裔青少年华文水平”两项华文教育国家标准。建设中华才艺(武术、龙狮、书画)培训基地,承办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协助组建世界华文文学联盟,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
坚持开放办学,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积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学科优势在广东省设立八大地方研究院,支撑地方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智能制造、网络安全、光电技术、材料研发等行业发展,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南沙新区共建中国广东自贸区研究院,为自贸区制度和政策创新提供智力支撑。依托优质医疗资源,在广东、河南、海南、新疆等地设立25所附属医院,服务地方医疗需求。同5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355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机构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与东南亚、欧美、拉丁美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俄罗斯、德国以及香港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建设14个联合实验室和4个“111”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海外影响力。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8-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