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出台的背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评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和落实落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
《总体方案》对学科评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自2002年开始,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进行的整体水平评估,简称学科评估。经过近20年的探索实践,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学科评价体系。学科评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着力反映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总体水平和阶段性进展。学科评估遵循教育规律,依托广大高校、专家学者、专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指标体系,凝聚最大共识,以评促建、以评促升,推动我国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学位中心就《工作方案》研制深入调研论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到一线开展面上调研,召开20余次调研会,当面听取了100余所高校和部分省市教育厅400余位专家意见建议。二是召开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座谈会,有针对性开展调研,专题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改革。三是征求有关部委、相关司局意见,多次沟通反馈。四是委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分专题组开展研究,深入论证。五是紧紧依靠学科领域专家,对每个一级学科指标体系书面征求高校和部分学科评议组专家意见,形成最大程度共识。学位中心对各方意见逐条研究、反复推敲,最终形成《工作方案》。
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总体改革思路
在深入总结前四轮学科评估经验基础上,第五轮学科评估立足新时代,坚持继承创新、与时俱进,按照“改革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要求,在以下十个方面改革完善: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破除“五唯”顽瘴痼疾;进一步强化师德与师能相统一;进一步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进一步强化分类评价;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评估信息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专家评议质量和评价科学性;进一步完善结果发布方式;进一步强化评估诊断功能。
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上,坚持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以破除“五唯”顽疾为突破口,在保持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基本定位和评估体系框架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决破除“五唯”顽疾,改革教师队伍评价,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
学科评估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科评估以“聚焦立德树人”为《工作方案》首要原则,指标体系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贯穿于评价全方位、全过程,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一级指标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四个维度上,强化“五性”评价。
一是方向性。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人才培养首位,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贯穿于评价在校生和毕业生始终。二是系统性。将人才培养过程与培养成效相结合、在学质量与毕业质量相结合、总体情况与代表性成果相结合,系统评价育人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过程性。加强人才培养过程评价,重点考察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及国际交流学习等方面情况,突出科学研究等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四是成长性。考察学生在学期间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成长度,以及科研训练对学生学术道德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度。五是多元性。探索多元评价方法,在同行专家评价基础上,对学生和用人单位开展大规模问卷调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机结合。
学科评估在“破五唯”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坚持以立促破,破立结合。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避免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片面做法。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新药研发”等指标,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的“代表作评价”方法,不“以刊评文”,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突出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着力扭转“SCI至上”局面。坚持代表性成果专家评价与高水平成果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证据的“融合评价”方法。
学科评估如何有效抑制人才无序流动
学科评估鼓励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在抑制人才无序流动方面采取了如下“组合拳”。
一是评价教师队伍继续沿用“队伍结构质量和代表性骨干教师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按学科方向列举代表性骨干教师,不设置填写人才“帽子”称号栏目,不统计人才“帽子”数量,扭转过度看重“帽子”的不良倾向。
二是教师成果严格按产权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对于引进人才在原单位取得的成果,不在新单位统计使用。
三是强化教师以教书育人为首要职责的评价导向,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和指导研究生情况作为重要观测点,引导教师潜心教学、全心育人,避免产生通过大规模聘用“专职科研人员”专攻科研指标、忽视人才培养的不良倾向。
四是关注骨干教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和授课情况,供专家评价参考。
学科评估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
方面有何举措
加快构建科学权威、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凸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本轮评估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更加强调政治方向。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要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住学术评价中的政治关。
二是更加彰显中国特色。重点考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的特色和贡献,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如:将“三报一刊”文章作为重要研究成果,规定代表性论文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强调课程、教材评价更加突出思想性、时代性,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中国实际。
三是更加体现学科特点。淡化实验室、基地等条件资源类指标,强化对学术著作、艺术实践成果等进行“代表作评价”,适度降低学术论文等指标权重,不设置专利转化等指标。对于人文学科,强调其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等方面贡献;对于社会科学,鼓励其在中国实践中形成中国方案,研究解决中国重大问题;对于艺术学科,突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特点,更注重考察其实践性,强调科学研究与艺术实践并重。
四是更加突出服务社会。充分认可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政策咨询、智库建设、公共服务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贡献,加大社会服务“案例”权重,丰富“案例”内涵。
五是更加强调同行评价。相对于自然科学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成果难以通过量化指标全面呈现建设成效,更加依靠学术共同体,采取切实举措,提高同行评价质量。同时,加强国际评价,首次在教育学、心理学、考古学、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设置学科“国际声誉”指标,邀请境外专家开展学科声誉调查。
学科评估如何确保评估材料真实可靠
确保评估材料真实可靠,是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的重要保证,也是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第五轮学科评估在以下六个方面综合施策。
一是优化评估参评规则。充分考虑“小规模学科”和“新设立学科”实际情况,优化完善“相近学科同时参评”规则,坚持成果“归属度”原则,既鼓励学科生态优化和交叉融合,又确保跨学科成果合理使用。
二是充分使用公共数据。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同和国内外第三方数据机构合作,建立学科大数据库,提供给学校审核补充或与学校填报数据比对核验。
三是加大材料核查力度。通过材料形式审查、信息逻辑检查、公共数据比对、证明材料核查、重复数据筛查、重点数据抽查、学科归属分析等七大措施,对评估材料进行全面核查和“清洗”。
四是开展信息网上公示。在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选取部分评估材料进行网上公示,接受有关单位和专家的异议。
五是创新专家审核机制。应用“融合评价”方法,请专家对成果学科归属等情况进行审核,确保跨学科成果合理使用。
六是建立违规惩戒机制。对于因数据填报失实而被删除的数据,不得再进行补报或调整到其他学科;对于弄虚作假行为,视其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和处理。
学科评估如何有效提高专家评价质量
学科评估着力提高专家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努力提升专家评价质量。
一是适度扩大专家数量。增加评审专家数量,每位专家仅评审部分指标,保证评价“精度”和“深度”,提高评价针对性和保密性。
二是科学遴选评审专家。为不同评价指标分类制定遴选规则,分别选取评议专家,确保科学性;通过信息系统依据遴选规则随机选取专家,确保公平性。
三是研制专家评价指南。制定评价指南,明确专家评价原则和评价重点,统一评价标准。
四是探索“融合评价”方法。在科学把握定量和定性结合度的基础上,融合定量和定性评价优势,充分发挥定量数据和客观证据在专家评价中的辅助研判作用,提高专家定性评价可靠性。
五是完善结果统计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去极值”“标准化”等统计学方法处理,剔除专家评价的“奇异值”,提高结果可信度。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如何切实减轻学校负担
为切实减轻学校负担,减少对高校正常办学干扰,本轮学科评估着力加强评估专业化建设,创新评价方法,完善评估流程。
一是构建“公共数据与学校填报相结合”的数据获取模式。充分利用学位中心“全国学科大数据服务平台”的国内外公共数据资源,将有关数据提供学校审核确认,有效减轻学校收集汇总数据的负担。
二是提升评估信息平台智能化水平。提供智能核查、智能比对、智能提示等功能,帮助学校高效填报与核验数据。
三是首次实施“全程无纸化”报送。所有材料均通过评估系统提交电子文件,不再报送任何纸质材料。
四是评审工作全部通过网络开展。不“进校”开展评估,减少对学校正常办学的干扰。
学科评估工作下一步有何安排
学位中心将于近期向全国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发出《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邀请函》,正式启动评估工作。符合参评条件的单位自愿提出申请,提交有关信息,学位中心将严格按程序开展信息核查、信息公示、反馈复核、专家评价、问卷调查、结果统计、结果发布等工作。评估结束后,将深入开展信息挖掘分析服务,帮助高校总结阶段性进展,查找结构性短板,发现优势与不足,发挥评估诊断作用,推动学科内涵式建设,切实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升。
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坚决破除“五唯”顽疾
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坚持成果“归属度”原则,既鼓励学科生态优化和交叉融合,又确保跨学科成果合理使用……教育部公布了《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对新一轮学科评估工作提出了若干新举措。
立足新时代 推进学科评估改革创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这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作为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对学科评估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改进学科评估,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等。
在深入总结前四轮学科评估经验基础上,第五轮学科评估将按照《总体方案》提出的“改革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要求,进一步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强化师德与师能相统一等十大方面改革完善。
在坚持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下,本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设计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以破除“五唯”顽疾为突破口,在保持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基本定位和评估体系框架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决破除“五唯”顽疾,改革教师队伍评价,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
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本 突出质量导向
从本次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来看,新一轮学科评估提出了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决破除“五唯”顽疾等具体举措。《工作方案》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在该一级指标下构建起了“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四维度评价体系,强化人才培养中的方向性、系统性、过程性、成长性和多元性评价。
面对“五唯”顽疾,《工作方案》提出要注重多元评价、采取多维方法。例如,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新药研发”等多维指标;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扭转“SCI至上”局面;充分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证据的“融合评价”方法等。
在改革教师队伍评价上,《工作方案》强调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促进师德与师能相统一。从具体评价方法来看,本次学科评估将继续沿用“队伍结构质量和代表性骨干教师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不设置填写、不统计人才“帽子”数量。同时,对教师成果严格按产权单位认定,不随人走,抑制人才无序流动。此外,还将继续强化对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评价导向,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和指导研究生情况作为重要观测点。
本次《工作方案》以彰显中国特色为基本原则之一。本轮学科评估将加快构建科学权威、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评价体系,更加强调政治方向,重点考察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的特色和贡献,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优化工作流程和方法 确保评估客观公正
《工作方案》提出,要优化参评规则,充分考虑“小规模学科”和“新设立学科”实际情况,坚持成果“归属度”原则,既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生态优化,又确保跨学科成果合理使用。此外,《工作方案》将加大材料审核力度,通过材料形式审查、信息逻辑检查、公共数据对比、重复数据筛查、重点数据抽查等措施,对评估材料全面审核和“清洗”。同时,加大信息公示力度,建立违规惩戒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方案》还提出,要适度扩大评议专家规模,制定专家评价指南,充分运用“融合评价”,建立专家“元评价”制度等。可以看出,专家评议在学科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作方案》又是如何确保、提高专家评议质量的?
为提高专家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本次评估将适度扩大专家数量,每位专家仅评审部分指标,保证评价“精度”和“深度”,并利用定量数据和客观数据辅助专家评价,通过“去极值”“标准化”等统计学方法处理评价结果,剔除专家评价的“奇异值”,提高专家定性评价的可靠性。同时,在评审人员选择上,将通过细化遴选规则、电脑随机选取等手段,科学遴选评审专家。
学位中心将于近期向全国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发出《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邀请函》,正式启动评估工作,符合参评条件的单位自愿提出申请。为减轻学校负担,本轮学科评估将通过构建“公共数据与学校填报相结合”的数据获取模式、提升评估信息平台智能化水平、首次实施“全程无纸化”报送等流程优化,减少对高校正常办学的干扰。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0-11-04
融合专家判断与客观数据的学科评估
一、重传承,但彰显创新的评价体系
《工作方案》构架了一个注重传承、但彰显创新的评价体系。具体说来,可梳理出五项传承与五项创新。
五项传承是:一是评估的组织方不变,仍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二是学科评估的逻辑框架不变,仍取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的基本定位;三是学科评估的核心指标不变,仍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四是学科评估的评价方式不变,仍采取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五是评估结果的发布形式不变,仍采取按照分档的粗粒化发布方式。五项传承得益于既往业绩,包括:历次评价的成功,使得学科评估的权威性、重要性和声誉依赖度日增;与院士评审、自然科学奖评审、基金委人才项目评审一起,构成了我国科教界的重要评审标杆;专业化评估队伍的形成,该队伍行事低调、作风扎实、数据清洗认真;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估文化形成,以融合性评价、依托广泛共识、操作性强、平抑舆情出色而闻名。
五项创新是:一是在客观数据展示上采取结构性证据链,充分运用“融合评价”,建立专家“元评价”制度;如在教育与育人方面,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四维度评价体系。二是在学术贡献划分上提出归属度原则;既避免“一稿多投”,又避免“学科壁垒”;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生态优化,确保跨学科成果合理使用;教师成果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抑制人才无序流动。三是在指标权重上遵循重质量的原则,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的“代表作评价”方法,避免在收录论文方面数豆子,按照不同学科领域的习惯来衡量学术成果的影响力。四是在评估结果呈现上采取多元化优化分档,多元呈现评估结果,分类发布总体结果与提供单项评估结果相结合;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等指标,对科研成效进行多维度评价。五是注意到不同学科的体容量特征,考虑门槛高度与临界质量的辩证关系,探讨如何在高门槛学科(如核能、航宇、天文)避免由于学科点数量太少而造成的高端零和博弈陷阱,以及如何避免在连片学科中由于区别度较弱而产生的选择性堆积行为。
二、重公正,但涵养特色的包容范式
学科评估的核心在于保障评估指标体系下各个学科的平等性。我们要注重公正,但也要注意形成包容性范式,可以涵养不同的学科特色。在评估时应注意不能磨平各个学科的特色,而是做到“主体等同对待,特色有别陈述”。坚决不能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刀切逻辑。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科采取不同的分类评价范式。要强化分类特色评价,按一级学科分别设置指标体系,充分体现办学定位与学科优势。
为做到这一点,评估体系的设计要采取包容范式,体现在:一是有充分数据支持的专家评审(well-informed expert review);二是专家充分酝酿规则下的数据注入;充分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客观证据的专家融合评价方法,坚持代表性成果专家评价与高水平成果定量评价相结合;三是留出特色发挥空间,采取规定字数下的自选风格的描述语言;四是多维度评价,注重多元评价,采取多维方法。工作方案中强化了“代表作”和“典型案例”评价,设置开放性留白,充分体现办学定位与特色贡献。
三、重证据,但适度柔化的指标设置
目前,“五唯”已经成为科教界广为讨伐的现象。但反“五唯”并不是反“指标”,更不是反“证据”。我们要承认客观证据的必要性,也要承认一些良好指标对被评估对象的概括能力。反“五唯”的核心在于反“唯”,反对那种“一俊遮百丑”或“一丑掩百俊”的做法,反对一刀切的评价方法。数据是需要的,但断章取义地抽取数据是不对的。以人们经常引用的ESI数据为例:在数学领域,我国大学按照十年累计学术影响力排序为:山东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按照十年累计学术产出的排序为: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任何一位对我国数学领域的学术地貌图有研究的专家都会认为第二份单子(按学术产出排序)要比第一份单子准确。但大多数排名机构却往往以第一份单子,甚至将第一份单子中的学术影响力除以第二份单子中的学术产出(即单位学术产出的学术影响力)来作为其排名指标。于是就产生了US News的最新排名中将曲阜师范大学评为第一,北京大学评为第二的结果。与大多数的学科以学术影响力论英雄不同,数学工作越为深奥,能从学术上看懂甚至听懂的人就越少。数学名校常以纯数学见长,但其引用次数往往远小于应用数学的工作;另外,还有冷门与热门的不同,数学中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或“动力系统”有关的论文的引用往往比对“数论”、“拓扑”这些分领域要大得多,因此一些理工科大学、师范大学的数学论文的引用也不见得比数学强校低。有鉴于此, ESI引用数不能作为评价所有学科的唯一标准。
对教师队伍的评价也是一样。在当前版的工作方案中,不设人才“帽子”指标,采用“队伍总体结构与代表性教师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师队伍质量,重视青年教师队伍情况。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避免了以往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
四、重专家,但切断利益的同行评议
公平性是评审的计量基础,专业性是评审的权威体现。它们在所有的评审中是第一位的。对成果的评价来说,其下一层指标是颠覆性、适用面和影响力。对评估程序来讲,其下一层指标是客观性、逻辑性、能动性与灵活性。同行评议是各国通用的主观评价手段、其评价的基础是学术价值观的共识性。一个好的同行评议注重了专业性,还应考虑其公正性。我们应该尊重专家,但需要化解在同行评议中可能出现的非对称利益。学科评估提出了有益的举措。
在中国,同行评价的四个公正性障碍是:学术关系网,这主要指专家之间的学派归属、传承关系、合作关系等;利益冲突,这主要指评审专家与评审对象之间可能有的利益关联与利益输送关系;群体博弈,这主要指多个学科由于共同的评估利益而采取的一致性博弈行为;专家选取的权威性,这是指因为一刀切地避免利益冲突,而产生的二流评一流的现象。前三个公正性障碍与专家之间、专家与评审对象之间的利益链有关。解决方案有两个,一是切断利益链,二是造成利益均等,这些都可以消除同行评议中的非对称利益。
(作者系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 杨卫)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20-11-03
超越科学主义评价范式,建构中国特色学科评估新体系
一、科学主义评价范式的弊端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长久以来,中国大学始终被缺乏合理、准确、系统的评价标准所困扰,各种国内外的商业机构高举科学主义的大旗,以文献计量方法建构各种“洋标准”“洋指标”“洋名次”,给中国大学乃至全球大学产生巨大的社会和舆论压力。其中,基于科学主义评价范式的大学排名,将中国大学导向浮躁与功利,最近公布的有些世界学科排名将科学主义评价范式的弊端暴露无遗。实际上,能够被量化的东西可能并无价值,而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不能量化。在“破五唯”的背景下,有必要全面反思世界大学排名的弊端。
第一,重规模,轻质量。世界大学排名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大学规模和数量指标,轻视内涵和质量指标。世界大学排名和学科排名无一例外都重视大学组织的规模和综合水平,对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效率关注不够。这些世界大学排名均强调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大学学科齐全,这实质上是一种“以数量取代质量”的不良倾向。
第二,重投入,轻产出。由于教育质量难以测量,世界大学排名机构流行用投入指标代替产出指标,最荒谬的是用生源质量代替毕业质量,用高考分数代替人才培养质量。它们的逻辑是:投入多,有质量;投入少,没质量。在这种逻辑的影响下,中国大学评价开始关注生师比、生均图书资料、生均校园面积、生均建筑面积、生均办学经费等,其结果是把中国大学导向“成本最大化”的办学路径。其实,成本最大不意味着办学质量最高,铺张浪费办不成世界一流大学。
第三,重科研,轻育人。现有的世界大学和学科排名基本上是以科研为导向,有些排名将科研成果的指标极端片面化,权重急剧扩大化。比如ESI只是一个学术发表指标;从评价体系可以看到,主要国际排名的科研权重占比超过60%。这是因为科研成果较人才培养更为显性,科研成果的数据较易获取且易处理,而人才培养指标缺乏国际通用的衡量单位。在这些世界大学排名的导向下,国内大学热衷追逐“学术GDP”,这是“五唯”兴起的重要原因。
第四,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现有的世界大学排名几乎都是偏向自然科学的,尤其是医学和生命科学。在世界大学排名的塑造下,中国学界流传“没有医学院的大学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神话,重点大学纷纷合并医科大学。在这种错误导向下,中国乃至全球大学中出现了一个令人忧思的现象,即大学开始裁撤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因为人文社科专业对大学的世界排名贡献不大。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萎缩带来两个严重的后果,一个是大学的道德领导能力大大弱化,大学已经很难站在道德高度引领社会、批判社会。另一个是大学立德树人能力大大弱化,诸多大学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即德育普遍边缘化。大学的组织目标、管理制度、评价体系均不支撑大学德育。
二、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定位与创新
第一,评价理念由科学主义向建构主义转变。科学主义坚信存在一种客观实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遵循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科学的职责是描述这个客观实在并说明其遵循的法则。调查的每个行动都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客观实在,最终使我们完全认识它。为了全面了解客观实在及其法则,调查者必须站在被研究对象之外,这样才能不影响被研究对象。事实上,大学评价是一个社会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客观过程,始终都有价值介入。因此,必须超越科学主义评价范式,引入建构主义评估范式。建构主义评估范式倡导协商性评估,即在评估过程中,要重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主张、焦虑和争议,倾听各方意见,形成共识。第五轮学科评估强调依托广大高校、专家学者、专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指标体系,凝聚最大共识,充分体现了协商性评估的精神。
第二,指标体系由“五唯”向多维转变。大学和学科是一种复杂现象,教育评估是一个寻找质量证据的过程。寻找质量证据必须坚持多元评估原则,拒绝在单一的指标或证据基础上评价大学或学科的表现,而应采用有效的多证据。因此,学科质量证据的选取需要有多种数据点,坚决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唯帽子”的顽疾。第五轮学科评估注重多元评价,采用多维方法。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避免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片面做法。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新药研发”等指标,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的“代表作评价”方法,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规定代表作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突出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这充分体现了多维评价的原则。
第三,评价方法由定量评价向融合性评价转变。定量评价不等于客观评价。要做到符合事实的客观评价,必须做到四个“可靠”。一是标准可靠,即数据度量的标准制定要符合办学实际,可表达、可获取、可精确解读;二是数据可靠,即数据获取渠道可靠,获取信息符合标准,数据没有被污染;三是模型可靠,即采用符合评价目标的模型,算法符合教育规律和科学规范;四是评价可靠,即对分析结果的认知要符合教育内在规律。“四个可靠”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评价过程不完全是一个客观过程,有主观的参与。定量评价的不足正是同行评价的优势所在,因此推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融合性评价是教育评价改革新方向。第五轮学科评价提出要把握好“定量”和“定性”的关系,充分运用“融合评价”,坚持代表性成果专家评价和高水平成果定量评价相结合,这充分体现了多元性评价思想。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周光礼)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20-11-03
努力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新时代学科评估体系
自2002年首次开展学科评估工作以来,评估方案几经修改与完善,不断继承创新,一方面表明了学科评估所始终坚持的问题导向与对社会各界不同声音的开放包容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评估过程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做好学科评估,既要考虑面向全体又要兼顾类别,既要坚持标准又不能漠视个性。任何评估都必然有度量,但量又的确难以代替质的丰富内涵。科学化的评估往往讲求指标的精准与简洁,因为所需信息量小,所以会简便经济且易操作,但这钟取向又难免会化约了现实状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正是面对评估过程所必然存在的上述种种矛盾,在全国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破“五唯”的背景下,第五轮学科评估在总结既往经验基础上,守正创新,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致力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强化价值引领和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的重要举措。
概括起来,我以为第五轮学科评估新方案有如下几点最为值得关注:
第一,淡化简单量化取向,推动定量与定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新方案提出淡化简单计数方法,实行定量与定性、数量与质量、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淡化量化评价,并非就是完全弃用数据,而是重视有品质的量。如在科研评价上,仅对国家级奖励等高水平科研奖励纳入定量统计范围,把过去粗放的数量浓缩为代表性的论文、著作与专利成果,重点考察成果的理论原创性、前沿突破性与实际贡献。与此同时,把典型案例与凸显自身特色的开放性“留白”作为定性评价的素材,两者可以相互补充或验证。对师资队伍建设的评价,摒弃简单数帽子的做法,注重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表现,且把队伍的结构优化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作为重要的观测点。新方案强调质与量、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它体现了学科建设过程中个性特色与表现形态的多样性、整体与局部不可剥离的统一。
第二,尊重学科差异,探索分类评价。
学科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基于知识的分门别类而展开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活动。知识的分门别类,意味着不同学科有其特定的认识思维、方法、路径以及理论品味与功用指向存在差异,它们的活动属性与成果表现形态具有不同程度上的不可共量性。
因此,漠视了学科上述属性差异,基于统一指标与权重的评价是诱导不同学科偏离其有序健康发展轨道的主因,也是泯灭学科特色、剪除学科个性和遏制学科自我发展活力的渊薮。本轮评估方案的最大亮点,便在于尽可能兼顾到不同学科特点,设置不同指标与权重。如在科学研究评价上,撇开往常偏重论文与专利发表数量的做法,对理论研究更关注内涵与学术贡献,对具有应用取向的学科更重视专利转化与新品种研发,对艺术学科更注重实践表现,因而采取一种既考虑到各学科共性同时兼顾特性的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思路。
分类评价无疑会增加评估实施过程的工作量与操作难度,但它是转变学科不良评价导向、促进学科内涵建设、营造良好学术生态的关键环节。学术界本身就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种群之别与生态差异,唯有尊重各自属性与功能定位,才能避免不同学科彼此之间的无意义乃至不当竞争,进而塑造不同群落各个有别又相互依存共生、复杂多样又生机盎然的万千气象。
第三,弱化排名引发的负效应,强化评估的诊断功能。
但凡是涉及利益的评价活动,其结果总难免有先有后,并产生其天然的指挥棒导向效应。只要是评价就不可能做到众人皆大欢喜,若是如此,评价也就失去了它作为激励工具的意义与效用所在。因此,合理与有效的评价不是完全放弃排序,而是在于这种排序是否公正和让人信服,是否有助于评价对象发现问题并认识到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而成为改革、改进和完善的依据。
新方案在评估结果呈现上,将对上一轮分档方法进一步优化,更注重对各个单项表现给予全景与立体的呈现,并提出要深化评估信息挖掘,全面强化信息服务功能。这无疑有助于参评学科对其内部结构予以深度透视,进而发现优劣长短,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与提升策略。这种呈现方式反映了学科评估与社会其他排行榜在基本理念上的迥异,更类似于一种带有责任意识与成长关怀的周期性健康体检,让参评学科通过纵横向比较,发现并祛除病灶,全面挖掘潜力与活力,从而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样态。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阎光才)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