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谈高教

作者: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1日 10:27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深化“双减”,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大力发展数字教育。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创新资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布局,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加强健康、养老等民生科技研发应用。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深化科技评价、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揭榜挂帅”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举措。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人才国际交流。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工作生活保障和表彰奖励制度。我们要在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上持续用力,形成人尽其才、各展其能的良好局面。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摘自 中国教育报 2024-03-06



吕建代表:加强新时代基础学科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原校长吕建说:“在两个大局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融激荡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以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出现,促使我们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来探索与实践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以直面人工智能新时代对基础学科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提出的巨大挑战。”

在全国两会上,吕建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新时代基础学科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建议》。他认为,面对上述“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在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基础上,完成从知识体系为主导的传统模式,向知识思维体系、创新创造体系、知行合一体系、做事做人体系等有机融合的立体化模式根本转变,为在新型基础学科和新型基础设施“双基”联动演进发展层面建构“AI for Science”与“Science for AI”有机互动的新格局和“基础研究与创造技术非线性互动”新范式,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奠定坚实的人才培养基础。为此,吕建建议:

第一,在基础学科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中强化针对人工智能新时代挑战的应对举措。以系统化的方式思考、谋划、探索与实践宏观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架构变革,重塑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在教师、教材、课程、生态、管理上转型。可以正在推进的“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为载体,加以探索与实践。

第二,适度扩大“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建设规模并提升内涵要求。数理化生作为理科四大基础学科,是“AI for Science”与“Science for AI”的重要载体,其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对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3年,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启动建设“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这将对数理化生高层次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建议教育部综合考虑学科学术声誉、发展基础和建设绩效,动态调整、适度扩大“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的规模,并形成特色化内涵系列,构筑更为宽广雄厚的基础学科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基座。

第三,适度增加“基础学科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覆盖的学科类别并提出内涵要求。天文学与地球科学对于打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建设航天强国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基础性的重要支撑,建议教育部在“基础学科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框架内给予重点考虑与大力支持。

摘自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4-03-06



民进中央:加快高校交叉学科建设,培养科创领军人才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原始创新和重大技术突破的重要源泉,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带来了《关于加快高校交叉学科建设 培养科创领军人才的提案》。

提案指出,目前高校交叉学科建设顶层设计不足,尚未形成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问题为牵引的建设意见和协调联动机制;缺乏高效的交叉学科组织设计,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对交叉学科发展的认识不到位,缺乏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文化环境。

为此,民进中央建议:

一是启动国家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完善整体建设布局方案。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谋划,国家财政设立专项经费,在高校中遴选并支持一批国家级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在条件成熟的省(区、市),根据地方特色优势,建设一批省级学科交叉中心试点,赋予地方出台一系列试点政策的自主权,探索出台复合型科创领军人才的培养方案、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中取得突破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形成在目标、内容、方式、条件、主体等方面全面支持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制度,持续优化省域统筹、高校负责、社会协同、多方共育的支撑网络。

二是探索创新组织模式,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支持体系。支持高校因校制宜,开展建立学科交叉“实体组织”“虚拟组织”“自组织”等组织模式的创新探索;完善学科交叉评价体系,突出科研成果助力国家战略实现、推动高精尖缺领域突破的导向,建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相关规范、学术标准、学位授予标准与人才遴选标准;鼓励高校探索建立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的机制,如赋予高校学科交叉科研成果校内职称评聘权,对交叉学科研究生招生和推免生指标、学位论文评选、学位点申报、重大科研与人才项目及创新平台申报推荐给予倾斜支持等;建立多部门支持学科建设的协同联动机制,推动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组建学科交叉融合科技联盟。

三是共创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文化环境。凝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思想共识,加强高校教师科学家精神塑造,营造鼓励探索、百家争鸣、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支持高校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发展谋划,鼓励灵活多样的学术交流,创设学术碰撞、争鸣契机,构建产业需求与技术供给多维多元的对接渠道,提高教师参与学科交叉研究的成就感和获得感,激发教师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实践和成果转化等全链条全过程中的科研热情,为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摘自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4-03-03



张灼华委员:聚焦学科交融 建设健康中国


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委员表示,在我国,90%临床医学本科人才由地方医学院校培养。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学科融合以及素质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改革特色不鲜明、效果不突出,成为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加强探索、加快破解。

如何发挥地方高校特色,培养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张灼华委员认为,要在改革理念上创新,以特色改革培养地方大学高水平医学人才,设立医学院“特区”,锚定复合型“特域”,坚定守初心“特质”,锻造高适应“特性”,统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等改革任务,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增设与医学专业相关的交叉性学科课程,搭建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师团队,构建“医学+X”或“X+医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在科技创新“四个面向”中发挥引领作用。要在管理体制上创新,遵循医学教育规律,优化医学院管理架构,落实医学院对医教研等统筹管理职能,开创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要实行免费医学生教育政策改革,把免费医学生教育作为培养基层紧缺和国家高素质卫生健康专业人才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与面向基层培养紧缺人才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统筹结合,提升高质量医学人才供给能力。同时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基础临床融合,进一步激发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专业自信心,确保面向基层培养的医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

近年来,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南华大学锐意创新医学教育,获批建设国家级优质医学院,实施免费临床医学生计划,筹措资金1.75亿元,择优支持临床医学专业50%学生免费学医、如愿学医、刻苦学医。学校积极推进医工结合、医核融合和跨学科交叉,输送了全国核医学、核物理、放射医学等交叉领域近60%临床医学紧缺复合型人才。“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发展瓶颈,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和前瞻的思维,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未来的高水平高素质医学人才,为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作出更大贡献。”张灼华委员表示。

摘自 光明日报 2024-03-08



乔杰委员:加强全国医学教育管理力量,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表示,当前我国医学教育宏观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医学人才的培养结构与国家战略需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医学人才供给与行业临床需求之间的供需平衡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等。

“目前,我国大部分临床疾病治疗标准规范指南、创新药物、高端医疗装备均来自国外,高层次创新医学人才储备不足。”迫切需要解决医药科技领域“卡脖子”问题,实现高水平医药科技自立自强。

由于医学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入学填报专业时的行业需求往往与就业时的行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行业管理部门提前发布相对精确的人才需求预测。“但在当前,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各省级层面,都缺少此类预测。”

当前医学教育涉及的管理单位和实施主体复杂,统筹协调难度大,各部门要对全国开设医学专业的220余所医学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以及数以千计的高校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培养过程和培养质量进行管理,其中涉及的“交叉”领域繁多,并且不乏“真空”存在。

对此乔杰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医学教育管理的顶层设计,建立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建议由该机构统一领导全国的医学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医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议事协调机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商议医学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事项。

二是加强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落实议事协调机构的相关意见。可考虑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加挂“医学教育办公室”,负责日常相关部委的沟通协调,按照国家战略导向和医疗行业需求,统筹管理医学教育的各实施机构和各工作环节。

三是细化医学教育管理机构职能,重点加强对高校附属医院的建设管理。在医学教育管理机构中进一步细化职责分工,不同处室分别负责全国医学教育综合协调工作、统筹医学教育教学(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就业使用等)工作,以及附属医院建设与管理工作。

摘自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4-03-06



霍勇委员:继续推动完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


“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霍勇说。当前医教协同能力较弱、学位衔接及其配套措施的制定存在困难、参加专科培训的医师待遇难以满足专培医师的实际需求、正在专培试点的学科缺乏统一的平台,影响着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的进一步发展。

霍勇针对继续推动完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在专培基地制定统一的专培教学体系,保障专培效果。霍勇还指出,基地管理人员应进一步落实中国医师协会下发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项目管理工作要求》,做好专培各流程的衔接工作,明确各层级工作职责,保证医教协同,保障专培工作顺利实施。

二是进一步完善专科医师培训的学位衔接制度。“应由教育部牵头,卫健委、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等相关部委和部门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委之间围绕专科医师培训的沟通机制、协调机制以及整体工作推动机制。”霍勇表示,应确定目标、明确责任、细化任务、保证落地,落实学位衔接工作举措。

三是建立专培医师的待遇兜底机制,提升专培医师待遇标准。霍勇建议,国家卫健委、国务院医改办、财政部等部门根据《关于开展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国卫生医疗实际情况,探讨建立专培医师的待遇兜底机制,帮助专培医师提升待遇标准,让更多医师有动力参加专培。

四是建立统一的专培信息化管理平台。霍勇提到,建议国家卫健委、中国医师协会等专培主管部门加强学科间的合作和统一布局,加大专培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力度,逐步完善“临床—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信息化专培系统。“要从诸多方面解决专培的难点,弥补不同学科、不同地域、不同医院的资源短板,促进我国专培制度不断向前发展。”

摘自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4-03-06



车文荃代表:强化高校院所原始创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教授车文荃指出,创新型中小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对创新成果直接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还面临企业科技创新应用水平不高、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明显、企业创新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

对此,车文荃表示,要强化转化应用,加大高质量源头创新供给。积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专精特新企业全过程创新生态


链。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新动能,聚焦重点产业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

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强化高校院所原始创新,将科研工作与产业和企业应用牵引对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行业企业聚焦高频急难问题、共性技术攻关、数智化转型开发场景。

“此外,还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赋能产业应用升级。”车文荃指出,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有组织推进国家战略项目研发;鼓励和引导企业提出“真需求”,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动拿出“好办法”,最终做出“硬产品”。探索产业链联合攻关的体制机制,构建全产业链集群攻关体系,在重点产业链科技领域“补短板、锻长板”。加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前沿科技创新性研究,赋能产业颠覆性升级。

摘自 中国教育报 2024-03-11



下一条:回顾与展望——写在《高校领导参考》总第100期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