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变革高校人才培养固有模式

作者: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4日 11:20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对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大学书院制成为一种新时代背景下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新模式。时至今日,多所高校都在推进书院制教育改革,实施书院制教育已成为中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和有效尝试。

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体系

什么是书院制教育?书院制教育创新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机制,加强通识教育和环境熏陶,拓展学术及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通过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交流彼此之间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等。

2017年被认为是书院制发展的重要节点。当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探索建立书院制、住宿学院制等有利于师生开展交流研讨的学习生活平台”。

探索交叉融通创新育人模式

如果说专业院系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学术发展的“第一课堂”,即关注学生“成才”,那么书院更注重学生的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的“第二课堂”,即关注学生“成人”。

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为先书院院长欧阳证表示,清华大学的书院制是通过不同院系的“交叉方向共建”,共同推动学生的培养。而打破专业限制、培养通才,就要求课程体系作出相应改革,让学生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

“我们对专业细分为基础的本科高等教育体系进行变革,即以书院制为抓手,在本科阶段合并方向交叉的专业,把学生放在一块儿,一起上课、研讨,同时在导师的引导下开展科研实践,培养出的学生既有扎实的理科基础,又有在新专业方向上创新的潜力。”欧阳证说,清华大学的书院制,推进“一人一策”的培养方案,培养理工基础、人文素养和领导力兼具的新时代人才。

此外,加强对学生的通识教育不能仅靠正式课程,还要把非正式课程、生活教育纳入进来,包括打造“第二课堂”,组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大赛,甚至是帮助学生加强人际交往等。以复旦大学的书院为例,其开展多种类型的活动,比如学术讲座沙龙、读书小组、科创项目和比赛等。

多方合力促进书院良性发展

目前,国内高校书院制改革的路径大致可以分为4类。一是囊括全员的大型住宿式书院。二是小型试验型书院,主要进行拔尖人才的培养。这种书院规模小,学生要经历竞争性的筛选才能进入,书院有相对独立的培养方案和专业建制。三是特色型书院,主要是针对某个群体进行培育,或高校要推行某种独特的教育理念而成立的书院。四是阶段性的教育管理型书院,也就是新生书院,把本科教育的前期阶段拿出来,集中管理,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在管理上回归专业院系。

实施书院制对高校、教师等提出了哪些要求?书院制的良性发展需要从哪些方面发力?

“清华书院制是在基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整个培养体系层面做的探索,这就对教师和专业院系的参与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如何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和育人生态方面,书院也需要与院系达成共识,共同推进。”欧阳证说,清华大学在书院制方面已经做了大量试点,接下来,还要搭建好院系和书院之间合作的桥梁,完善教师的自我提升与激励机制,不断推动书院制教育更好发展。

书院制改革希望基于整合学习与生活的理念,通过发挥社区育人功能,加强课外通识教育,推行导师制、混合住宿等,形成对专业、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希望通过构建课内外经验整合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自 科技日报 2023-05-24


上一条:推进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变革从何处着力 下一条:完全学分制:让学生实现“学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