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禄:高校要在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中发挥突出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就“高校要在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中发挥突出作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正在释放巨大能量。在演进变革中,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前沿交叉研究是核心技术领域突破的关键。”赵长禄表示,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中发挥突出作用,在相应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做出卓越贡献。
赵长禄建议,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战略定位,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高起点布局支撑原始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与前沿交叉学科专业,建强人才培养体系;要遵循教育规律,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前沿交叉领域课程供给,创新科教融合机制;要更加重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汇聚人才队伍,组织高水平研究活动;要坚持系统观念,完善基础与前沿交叉学科长期稳定支持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改革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心无旁骛地把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用在潜心钻研学术上,营造崇尚真理、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学术生态。
摘自 新华网 2022-03-09
袁亚湘:科技人才培养应激发科研兴趣
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及环境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一直关切人才培养问题。袁亚湘表示,科技人才培养应该坚持兴趣导向,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的活力与潜力,并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及环境,助力战略科学家培养。
科技人才培养应以兴趣为导向
袁亚湘表示,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应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从而挖掘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妙处。“培养数学学科人才要注重兴趣培养。”袁亚湘表示,无论是哪个学科,在学习和从事科研的过程中都要以兴趣为基础。
袁亚湘认为,兴趣是推动科学前行最大的动力,在各个教育阶段都要培养青少年对基础学科的兴趣,也应充分发挥“英才计划”等人才培养计划对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助推作用。
“英才计划”自2013年启动以来成效良好,通过面向青少年开展课外科学活动,培养其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从而助其全面提升科学素养。袁亚湘谈到,“英才计划”的实施为一大批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成长沃土,他们如今投身到科研工作中,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注入人才力量。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选拔
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等六部门于2018年提出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提出要选拔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袁亚湘指出,要重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兴趣导向,投入优质师资进行指导,并提供高层次的科研平台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拔尖人才培养不能揠苗助长,不应因过分关注和评价指标给予其过多压力。此外,注重拔尖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整体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营造利于良性竞争、共同进步的科研土壤,为出现更多拔尖人才、提升整体人才队伍水平打造氛围良好的科研环境。
为培养战略科学家创造良好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袁亚湘建议,各部门为培养战略科学家创造条件基础,为其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及环境,拓展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与渠道,用好“科创中国”等平台,助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在施展才能的同时服务于科技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袁亚湘同时提出,战略科学家也要持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与科学素养。战略科学家应始终面向国家需求,不断攻坚“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起到引领性作用。同时,战略科学家还要兼具国际视野,掌握对国际局势的判断能力,以此抢占世界科技前沿发展的制高点。
袁亚湘寄语广大科技工作者,做科研不要急功近利,要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无论是做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要眼光长远,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心系学科、心念祖国、心怀世界,为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摘自 新华网 2022-03-08
吕建:从“大专业”视角建构全新本科专业结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置是一项重要工作,相关专业目录体系的适时调整和更新是适应国家战略发展、社会需求、高等教育改革等的必然要求。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指导下,应从‘大专业’视角建构全新的学科专业结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说。
吕建建议,一是各专业类根据学科自身情况设置1—2个本科专业,采用大类专业“入”、子方向分流的模式开展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二是在改革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教指委体系,构建“大专业”教指委;三是在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和规范“大专业”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四是在现有具有大类招生与人才培养实践的综合性高校进行先行示范试点,而后扩展至全国;五是合理平衡好“热专业”与“冷专业”、“热方向”与“冷方向”的关系。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2-03-08
葛道凯:实施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计划
针对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提出“统筹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和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的建议。
葛道凯建议,首先,要实施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计划,整体设计出台一揽子专项计划,配套国家财政专项引导资金,统筹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和一流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其次,要构建分类评价制度体系,围绕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等,以立德树人为评价基准,以培养应用能力为评价导向,研究制订应用型本科高校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分类评价制度体系。同时,从国家层面加大对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配套政策的支持力度,如创新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聘用及交流发展机制,充实师资队伍,推动校企联合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等。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2-03-10
刘宁:建议为地方高校增加博士点
“地方高校,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的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博士授权点过少的问题,导致地方高校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建议,为地方高校增加博士点特别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一线城市毕业的大量博士、博士后,普遍不愿意去地方高校任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地方高校缺少博士点,年轻学者未来的学术职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还会直接影响许多科研项目的开展。没有博士点,地方高校难以留住人才。”刘宁指出,长此以往,地方高校将陷入优秀人才严重不足的恶性循环。
刘宁进一步分析,增加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对于地方高校建设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极为重要。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打通后,可以充分进行内涵建设和发展,带动学科的整体进步,极大调动学校发展的积极性。
对此,刘宁建议,为地方高校增加博士点特别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充分考虑地方高校发展的特色,优先考虑具有地方优势的学科。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2-03-08
吕建:深化研究生课程综合改革 推动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就“深化研究生课程综合改革”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吕建建议,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全面提升对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在现有的评估、评价中突出研究生课程教学的重要地位,在指标体系中将课程建设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增加相应的条目和权重,从课程供给、课程质量、课程满意度等维度进行科学评价,引导培养单位重视课程建设,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目的。充分考虑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深度与难度,组织高水平大学、学科,推出一批‘精品课程’‘示范性在线课程’‘规划教材’‘典型案例库’等,打破校际壁垒,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建立研究生教学奖励体系,根据研究生教育的要求和特点,分类开展优秀研究生课程、教材等评选,激励广大教师对研究生教学的投入。”
在产学研融合方面,吕建认为,需要强化研究生课程的前沿性和创新性,推动课程教材的规范化建设,加快建设精品教材体系。“主管部门可通过设立基金的方式开展竞争,鼓励中青年学者牵头,组织专家围绕教学大纲,编写两至三种同一学科的教材或参考书,让师生在使用后做出评判,通过不断修订,达到优胜劣汰或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围绕加强研究生体制机制建设,在完善课程与教学的过程管理方面,吕建认为,需要建立课程标准体系、课程审查机制、多元课程与教学评价机制、课程与教学的帮助与支持体系和课程与教学的奖惩机制。“研究生课程设置需有明确的‘门槛’和严格的规范。为鼓励教师更多地投入课程建设与教学工作,要尽量减少管理负担。”
摘自 新华网 2022-03-11
钱锋:建交叉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尚未建立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前沿科技为代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锋建议,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课程形式和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校企合作,推进高校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
钱锋建议,以学科交叉融合推进高校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一是基于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等理念,大力扶持文理渗透、理工交融的学科交叉融合,以高校重点骨干学科建设为依托,整合校内多学科资源,建立开放、共享、交叉、融合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改革高校“以学科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模式,打破学科界限,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通识教育和科普工作模式,为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人才提供基本保障。三是在高校本科专业达标评估指标体系中,明确通识教育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指标中的占比。
钱锋提出,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开展科普宣传,扩大社会受益面。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2-03-10
陈晓红: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高校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才能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陈晓红提出,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要构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格局,还要打造系统化、多样化的教育内容,采取方式活、有乐趣的教育形式。”陈晓红建议,引导教师把已出版的党史著作、教材,全面系统地融入相应的教学内容,尽快组织知名专家编写有关教材、读本和案例库,打造“经典红课”和系列慕课。同时,探索建设面向全国学生的优质党史学习教育专门网站,开发专门学习软件,建设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
陈晓红还建议,引导高校建立本科、研究生及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完整培养链条,使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2-03-05
李志强:营造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良好环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随着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的迅速发展,灵活就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之一。与一般的灵活就业不同,因为高校毕业生专业知识丰富、思维更加活跃、创新能力更强,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便成为智能化经济与灵活就业相结合下的自主就业和创业,具有专业化、个性化等特征。然而,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仍然面临着法律法规存在盲点、政策制度体系有待完善、职业稳定性较弱、职业技能储备不足、社会保障亟须健全等问题。
民建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李志强建议为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专门制定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意见,从平台搭建、就业保障、项目示范、劳动纠纷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指引;修订相关法律,增加灵活就业有关条款,明晰灵活就业概念范畴;将灵活就业这种特殊的用工方式和劳资关系纳入现行劳动关系的调解范畴,从法理上给出进一步明晰界定,为劳动纠纷处理提供法律依据。同时,提高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能力,根据灵活就业发展趋势和需求,统筹安排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在专业授课中注重渗透更多行业性知识和对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前瞻性的教育。
摘自《光明日报》2022-03-11
如何精准“施工”奔向世界一流
——代表委员热议新一轮“双一流”建设
酝酿已久的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日前正式公布。这意味着高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进入“施工期”。围绕破解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进一步有效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破解“卡脖子”技术以及培育高层次人才等难点堵点问题,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优化科研环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直以来,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然而,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在国家重点急需的领域和方向上,在服务国家科技自强方面仍有补强空间。
“当前的‘双一流’建设,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还不够深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有待深化,对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的催生效应还没有有效发挥出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表示,“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坚持“四个面向”,聚焦重大现实问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全面提升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能力。
如何优化高校科研环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表示,突破“围墙”和“壁垒”,山东大学把“融合发展”确立为主要发展战略之一,以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军民融合、医教融合和校政融合这六大融合为抓手,建设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山大贡献”。
“要从考核评价层面打破藩篱,统筹考虑改进科研创新主体评估考核体系,在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同时,在顶层设计上统一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使科技成果评价的互通互认有政策支撑。”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说。
补齐高层次人才短板,打造充满活力的人才梯队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双一流”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短板。
“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战略资源,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我们当前的短板和未来发展的希望依然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说。
“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缺乏,科技人才梯队建设存在断层,科学评价机制亟待改进的问题依然突出。”王焰新表示,目前,我国学术成果和影响力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的杰出人才在高校十分短缺,相应地,能够牵头或参与国际重大项目的一流人才仍然短缺,协同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一流人才仍然短缺。
在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看来,不同领域、不同区域、不同类别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存在的短板各有不同,整体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存在着不足;人才区域分布不均衡,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西部高校集聚人才、稳定人才的压力依然很大。
压缩“平原”,多建“高峰”,提升核心竞争力
淡化身份色彩、扩大建设自主权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重大变化,目的是引导高校将重点放在“自身建设”上、引导社会将关注点放在高校和学科的“特色、贡献和影响力”上。
“学科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关键要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王焰新认为,“双一流”大学要坚持走特色化、创新型发展道路,优化资源配置方式,提升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
“高校‘双一流’建设在资源配置中必须坚持‘扶优、扶强、扶特、扶新’,突出建设重点,着力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吴普特说,一要支持建设一流学科率先发展,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带动学科整体建设水平提升;二要强化学科生态建设,提升基础学科建设水平,大力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三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突出社会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同时,建设高校也要充分发挥专项经费的引导作用,扩大社会合作,积极争取地方、企业和社会的协同持续投入。
“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天津大学将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发挥优势学科的统筹与带动作用。同时,建立以问题研究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对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国家战略问题进行重点支持,以调动学科主体的积极性,激发新的学科增长点。”李家俊说。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童金南看来,我国是大国,资源丰富但容易分散,不易形成合力,因此需要国家统一规划、分工布局。
“通过‘双一流’的遴选和建设,不仅国家摸清了家底,也让各高校明确了方向,建议以此为基础,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分头向世界一流目标迈进。”童金南说。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2-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