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创新教学模式 促进虚拟教研室发展

作者: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11日 10:35

教研室是教学运行、改革及人才培养的核心阵地,不仅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更为教师间的集体学习与交流搭建了广阔平台。青岛理工大学积极引导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不断探索实践,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线上线下、信息融合的教学研究以及教学实践活动,持续丰富教研室内涵和功能,全面构建智能建筑、建筑能源和建筑系统集成等方向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为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活力。

营造良好环境 “绿意教育”筑根基

一是人才培养,德育先行。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过程中常抓师德师风建设,采取形式多样的基层教学组织活动,以教带学,以学促教,实现教与学互促共进,同时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构建了独具“创新驱动发展”特色的建筑电气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培养青年教师、建设传帮带机制。学院以虚拟教研室为依托,通过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教研室,建立健全教师指导与学习机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与学术沙龙,建立了教师间的互助互学体系,为新晋青年教师提供了全方位的成长支持,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整合资源,助推实验教学。强化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健全虚拟教研室运行机制,加强教师人才团队建设,形成资源共享、开放充分的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充分整合不同专业实验室的资源,开发符合各交叉学科教学特点的实验和实训案例,建立完善的评价结果反馈机制,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实验教学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探索数字化教育前沿 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切实发挥数字化教学平台作用。虚拟教研室构建“数字+教育”数字化教学平台,打破时空界限,实现跨专业跨学科教学团队协同和资源共享,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二是聚焦产教融合,构建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聚焦企业需求,构建优势学科育人要素与企业用人主体融合培养机制,将产业的理念、技术整合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实训环节中。青岛理工大学与蓝湾智控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彩虹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等签订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协议。通过虚拟教研室与博世合作的中欧合作联合培养项目,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的高度,实


现产教融合的国际化发展。三是推进资源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充分利用虚拟教研室土木环境类、电气类等学科齐全的办学优势,加强跨校、跨学科间交叉与合作,优化课程配置,全面推进建筑节能优化、能源环境等方向的专门化人才培养。培养出具有工程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实践观、工程观、系统观、智能观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

提升教学能力 共建合作机制,共享教研成果

一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讨助力提升教学能力。学院依托线上视频会议,开展教学中期自检、教学方法共享、远程专家学习模式。依托线下专业教学讨论活动互通有无,分享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经验,促进相关专业交叉共同发展。有效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进程,打造本专业教研“命运共同体”。二是兄弟专业院校交流助力建立教学协同合作机制。与兄弟专业院校合作,引进其先进的专业培养理念与方法,推动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提升。三是全方位多层面专业建设探索助力取得丰硕教研成果。依托虚拟教研室学科交叉优势,推动虚拟教研室教师加强对专业建设、课程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探索,提升教学研究的意识,协同开展教学研究。

摘自 中国教育报 2024-04-03



上一条: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新特征、新范式与新路径 下一条: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领航工程”增强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