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学分的“试错空间”“大学生创新实践”学分认定、“跨学科”学程、“长链条”培养……复旦大学推出多项举措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助力学生获得更多自由发展。
“只有给到学生足够的自由度,才能更好地激发学子去探索、发现、验证、创新。”学校推出了本科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学术过程和个人成长,而不是只关注考核结果。比如给予学生16学分的“试错空间”,每学期考试前,在校学生可在规定课程范围内选择1门等级制课程以P、NP(通过/不通过)方式记载成绩,在校期间至多可累积16学分计入“P/NP”。
同时,学校鼓励学生走出既有课堂,走入学术创新世界或是创业赛道发挥特长,增设了“大学生创新实践”系列课程,对于在高水平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优秀成果的在籍本科生,经本人申请、院(系)审核、学校评审,择优认定“大学生创新实践A”或“大学生创新实践B”学分,成绩记载为A。
据悉,除了正在举全校之力打造的100门AI大课,复旦大学还在分流、修读、转专业和升学等方面多措并举,赋予学生“干细胞”式成长的权利和能力。作为一所文社理工医五大学科门类齐头并进的综合型大学,该校为广大学子提供了非常多跨学科学习的机会。
摘自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