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优化学科生态,提升跨学科融合保障能力。一是落实学科交叉发展理念。二是破解学科交叉体制难题。出台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共享的指导意见、教师校内兼聘暂行办法、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规程等文件,着力解决教师跨学科跨院系合作、交叉研究学术评价与成果共享机制等制约学科交叉发展的关键问题。三是营造学科交叉合作氛围。组织20期“校长学术沙龙”品牌活动。
构筑学科优势,提升交叉类学科发展水平。一是前瞻谋划学科交叉方向。在医学影像、医疗大数据标准化技术体系、脑机接口等生命健康关键领域积极开展医工信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深入交流的学术共同体,推动交叉类学科发展。二是系统实施学科交叉专项。聚焦农业设计育种、数字社科、超重力场等11个领域探索多学科会聚方案,集中打造创新载体。三是积极解答学科交叉议题。
打破学科壁垒,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围绕学生跨学科培养完善卓越教育体系。根据交叉培养需求,为理工农医类学生增设“中华传统”“世界文明”等课程。二是围绕学生贯通式成长提供多元学习方案。在“强基计划”等培养项目和基础交叉研究院等平台中推行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三是围绕学生个性化学习强化交叉研究训练。
强化学科会聚,提升有组织科研创新成效。一是以多学科交叉升级科研组织模式。二是以多学科交叉优化团队组建形式。以“科技创新团队+交叉研究中心+核心学科”为支点组建跨学科、跨团队“科研联盟”,联盟成员牵头承担校内90%以上的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三是以多学科交叉变革科技创新范式。在智能化科研中倡导“AI for Science”,以人工智能驱动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发“研在浙大”等数字化科研平台。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