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背景下临床医学三段式综合考核模式的构建*

作者:侯娟等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3日 12:36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提倡进行综合考试,以鼓励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提倡学生自我评估,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为迎接国家教育部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进行认证,根据临床专业医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习特点,推行“三段式”综合考核模式改革,即基础医学综合考核、临床基本技能考核、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致力于构建符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目标和专业认证标准的三段式综合考核模式。

1临床医学专业三段式考核改革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明确指出:“医学院校必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积极开展考试方法的研究”。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开展以来,临床医学三段式综合考核改革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推行“三段式”综合考试模式。辽宁中医学院参照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在中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中进行了临床“三段式”考核模式。温州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等先后也实施了“三段式”综合考试改革。就我校而言虽然推行了基础医学综合考核,临床基本技能考核,但尚未建立相对完善的综合考核体系,存在考核形式过于单一、考试时间不合理、考试时间跨度大、理论与实践分离、考试评分方法欠科学以及偏重考理论等造成的学生综合能力考核不够与培养不足的问题,尤其是现有考核模式中对“学生能力评价”和“使考试成为继续学习的过程”缺乏关注。因此,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考核进行改革,如何搞好课程综合考试构建科学考核体系,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评价学生对临床基础知识、临床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着力加强临床考核改革,是进一步提高学生临床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1]

2构建临床医学专业三段式考核模式

2.1 临床医学专业三段式综合考核目标。依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标准,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特点,制定了知识考核、技能考核,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考核目标。在知识方面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知识的能力;在技能考核方面,重点考核临床基本技能、临床思维能力,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结合能力的考核,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重点考核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医德医风、人际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2 临床医学专业三段式综合考核内容和方式。根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特别是基础医学贯通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结合临床实践,培养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核心要求,整合课程考试内容,实现考试内容优化,推行综合考核模式。

2.2.1 基础医学综合考核。实施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更好地掌握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利于临床学科的学习。在学生基础课程结束进入临床学习前进行(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考试科目涉及5门课程:生理学(占20%)、药理学(占20%)、生物化学(占20%)、病理学(占20%)、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占20%),涵盖了医学基础主干课程。考试内容为各门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内容占90%,了解和熟悉的内容占10%,题型采用主观题和客观题,包括名词解释(2分)、填空题(3分)、单选题(10分)、简答题(5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闭卷考试。占总成绩30%。

2.2.2 临床基本技能考核为了考核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在实习中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在学生临床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毕业实习之前进行(第四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临床基本技能考核由病例分析、标准化病人考站、临床技能操作考站、临床资料分析四部分组成,采取口试、笔试、考官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如下表所示:病例分析根据提供的病例,写出诊断与鉴别诊断,20分钟完成,占考核成绩的20%。标准化病人考站包括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询问病史考核是向标准化病人询问病史,写出主诉和拟诊,同时考核学生的职业态度,15分钟完成,占考核成绩的20%。体格检查考核是抽签完成头颈部、心肺、腹部、四肢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中的一部分,10分钟完成,占考核成绩的10%。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是抽签完成内科(胸穿、腰穿、心电图描记、给氧)、外科基本操作项目(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洗手+消毒+铺巾、切开+缝合、 换药、拆线)2项,每项10分钟,20分钟完成,占考核成绩的40%。临床资料分析考核包括常见心电图、X线或CT血生化检查等临床辅助检查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识别能力,10分钟完成,占考核成绩的10%。占总成绩30%。

2.2.3 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为了考核学生临床综合技能以及临床思维能力,在学生实习结束、毕业前进行临床综合能力考核(第五学年第二学期)。考核包括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和理论综合考试两部分,参照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有求设置考核内容,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标准化病人(SP)等考试技术。实践技能考核总分为100分。其中SP考站15分、临床模拟病例分析考站20分,临床资料分析站考15分、临床技能操作考站50分,重点考核学生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模拟病例分析、临床资料分析和临床基本技能操作的能力以及医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SP考站时间为20分钟,临床资料分析20分钟,临床模拟病例分析60分钟,其他每个考站为10分钟,共计150分钟。临床基本技能考核增设了基层医疗实践和社区卫生服务考核内容,涉及到社区慢性病管理与健康宣教能力和人文精神及沟通交流能力等。理论综合考试考试内容和题型参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综合笔试的内容,考试题型全部采用选择题(含A1、A2、A3、A4、B1型题),考试科目包括医学人文综合、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综合和临床医学综合,具体内容包括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精神病学、其他。考试由教务处负责,临床学院、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心协助完成。占总成绩40%。

3构建临床医学专业三段式考核模式的意义

3.1 顺应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 着力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的考试模式对于医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2]。采用三段式综合考核方式,分别在基础知识学习后、临床知识学习后和毕业实习后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临床能力进行考核,从而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顺应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

3.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能力是判断专业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临床医学专业推行三段式综合考核,基础综合考核能促进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培养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基本技能考核和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提高了学生对实践的重视程度,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的动手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能力。

3. 3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段式综合考核的内容参考了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难度较大,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则会主动复习和练习各种临床技能,从而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多次综合考核,能够及时反馈矫正,促使学生积累经验,提高自信,进一步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临床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争清.中医院校中医学专业七年制学生临床三段式考核的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5(17)423-424.

[2]杨景明,曲巍,崔洪雨,等.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三段式考核模式的探索研究[J].科技导刊,2016(4):40-41.

上一条:专业认证背景下循证医学引入临床教学的实践探索* 下一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导论课程设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