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认证背景下循证医学引入临床教学的实践探索*

作者:侯娟等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3日 12:38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在临床实践中迅速发展并受到广泛关注的的一门新兴学科和医学模式[1],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提出在最佳的证据基础上制定全面的临床相关实践的决策,将医师的个人经验与临床证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本项通过对临床医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将EMB方式引入到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构想,通过整理和编辑国外最新临床项目的循证医学评价和分析前影响因素资料,建立课堂临床医学EMB教案,并对EMB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尝试,探讨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随着医学专业认证的不断推进,循证医学体系在临床医学教学中有重要研究意义。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2013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共30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150)和试验组即EBM组(n=150),两组同学平均年龄、学习成绩、性别等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且均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诊断学》、《医学文献检索》、《流行病学》等第8版教材。两组的课程总时数相等,见习带教老师无变动[2]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由教师用自己的临床经验灌输式教学,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为主,促使学生对相关疾病的病因及诊疗有初步认识,实习后,由专门带教老师指导临床诊疗。

1.2.2 EBM组采用EBM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理论教学中添加询证医学教学课程,实习后,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临床典型病例,在教师带领下展开讨论,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模式),培养学生树立循证医学的临床思维。

1.2.3循证医学实践具体方法(1)循证医学理论培训:每5名学生为1小组,在同期完成循证医学、中英文医学文献检索等基本理论课程的学习。(2)循证医学思维示教:由带教老师对实际临床病例进行循证医学示教,培养学生树立循证思维模式。(3)具体实施: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临床实际,引出临床亟待解决的常见问题,结合CNKI等检索系统和SPSS等软件,学生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筛查找到相关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临床研究证据,经小组讨论后进行汇报,由带教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反复强化训练。

1.3循证医学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方法

实习结束后,从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两方面进行临床医学教学效果综合评估。理论考试采用纸质测试,满分100分;临床技能考核,通过查阅中英文资料能力、病例分析及临床思维能力等的技能测试评价,满分100分。同时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所学专业的感兴趣程度,循证医学教学及实践的态度,可获得的信息资源和使用技能等,了解学生和带教教师对循证医学教学方法的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学生的理论和临床技能成绩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为差异有意义。 学生及带教老师对对循证医学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 χ2检验组间差异。

2结果

2.1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测试比较

在理论成绩上,EBM组的理论考试成绩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临床技能考核成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能力比较[分,(x±s)]

组别

理论成绩

病例分析能力

临床实践能力

对照组(n=150)

78.7±4.8

80.56±4.9

84.72±6.8

EBM组(n=150)

79.4±3.9

87.63±10.6

92.88±11.24

2.2教师评价

两组学生处理临床问题能力比较,EBM组在诊治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对科研的认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2.3学生评价

通过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发现,EBM组中90%的同学认为循证医学教学能拓展思维、开阔视野、提高学习积极主动性和综合素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并激发了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对照组中仅有66.42%的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学习积极性不高。以上对比结果显示:EBM组学生思辨能力强,学习积极性高,且对教学方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我国临床医学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虽然能较为牢固的掌握基本理论,但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①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难以适应当代日新月异的知识更迭;②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不相符,且教材内容基本滞后于临床5-10年,往往不利于新信息的传播;③教学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缺乏对学生自主创新及临床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这一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疗发展的需要[3]

3.2专业认证背景下开展临床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医学专业认证明确了临床医学教育在本科生教学阶段的培养标准[4]。在学校专业认证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修订甚至重构了临床医学生培养方案,使其更加适应当代医学教育发展的要求。临床专业认证后获益最大的群体无疑是学生,同时,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在医学专业认证的这个闭环体系中得以更高效的运转。这就要求对于学生的课程设置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掌握查证用证的方法和技巧,将现有的最佳临床研究证据融入临床思维和决策中,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辨能力。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故在医学专业认证下的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必要,是医学院教学创新的改革和尝试。

2.3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将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引入临床医学教育,引导学生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广泛收集互联网资源相关文献资料,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查证用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建议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增加教学学时,以增加课堂小组病历讨论时间和计算机检索实践,积极引导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同时,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开展询证医学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对同学们的计算机和外语能力要求较高,询证医学课程学时不够,同学对询证医学教学理解不够深入等。循证医学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不过10多年,临床医学要实现循证思想的变革仍需较长时间,营造循证医学的学习和推广环境十分必要[5]

总之,临床医学本科中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传播循证医学理念并结合学校或医院的实际情况逐步开展循证医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宝艳,李道成,孙晓峰,孙雪.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14):3134-3135.

[2]冯艳铭,夏晓燕,王公平.循证医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2-3):51-53.

[3]孟群,解江林,吴沛新,等.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现状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6,9(3):175 -176.

[4]刘辰庚,张蕴秀,乔伊娜,王培昌.医学认证背景下临床检验诊断学教学运行和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医学,2016,38(4):364-365.

[5]李峻,董碧蓉.循证医学对临床实践和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3):147-150.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混合式教学改革设计 下一条:专业认证背景下临床医学三段式综合考核模式的构建*